“有一天去法院开庭,天上突然下小雨,我从法院出来骑电动车到西门口的红绿灯,刚好等红绿灯,还奇怪呢,怎么没有淋雨啊?头一抬发现有一个白色的大棚子为我挡雨,心里暖暖的,政府想的细致,为我们群众遮阳挡雨。”家住翰林居小区的杨女士手指着刚建好的遮阳棚开心地说。
在雨雪或高温天气下,经常会出现一些市民为减少等待时间而闯红灯的现象,从而增加交通事故的发生率。遮阳挡雨棚给市民在路口等待通行时提供了一个临时的遮阳避雨场所,减少为躲避风雨和烈日而引发的抢道闯红灯行为,能有效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近年来,阜宁县综合行政执法局深入城市更新行动,紧盯与群众生活密切的民生工程、便民工程,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实施遮阳挡雨棚项目。深入调研列入重点项目。深入一线调研,听取群众意见,借鉴外地经验,专题会办研究,将遮阳挡雨棚项目列入市县年度为民办实事和“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项目,保障资金投入,成立工作专班。精心设计方便出行。秉持安全、文明、实用、便民、美观的建设理念,聘请专业的设计公司进行设计,整体立柱式钢架框架、无障碍斜拉悬挂式结构。坚持先试点再推广。先行在县城香港路南京路交界处制作一个遮阳棚进行社会效果测试,广大群众反响很好,再逐步在其他主要干道推广。注重协调形成合力。协调住建、公安、供水、供电等部门实地勘察,主要查明地下管线走向,在尽量不影响绿化和地下管线的情况下,克服施工难度,保证施工进度。公益宣传服务文明创建。将遮阳挡雨棚作为公益宣传阵地,设置公益广告灯箱,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好人事迹、垃圾分类知识等,让老百姓在等待红灯的同时也能够进行一次文明教育,服务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为城市文明的标志性设施。
截至目前,累计投入180万元,阜宁县城上海路、阜城大街、苏州路、香港路4条主要干道的25个路口,累计安装遮阳棚73个,增加了城市人性化元素,方便了群众出行,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增光添彩。下一步,将继续推进遮阳棚建设,在8条道路的21个路口建设遮阳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