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盐城 > 阜宁 > 正文
江苏阜宁:寒冬里的温暖(祁进)
2021-12-28 10:58:00  来源:阜宁日报  

父亲病了,住进了市人民医院,因父亲年岁已高,申请了单独护理病房,三个儿子和孙子责无旁贷地承担护理老父亲的任务,各负其责,一切有条不紊。

父亲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毕业于扬州大学(原苏北师专)数学系,今年八十八岁高龄,做了前列腺手术。当时给父亲做微创手术的是一个四十岁的年轻人,名叫王伟,留美博士。博士给父亲的手术做得十分成功。父亲原本以为住几天医院就可以回老家了,积极配合治疗。每天都在唠叨何时能出院,看到一个个比他年轻的都出院了,他焦虑不安起来。

睡在病床上的父亲,没有了往日的开朗,时不时地谈论家事,都是些陈年旧事。我津津乐道地应和着,倒也积累了不少父母苦难岁月里的好多素材。

清晨,医院里忙得不可开交,医生查房,护士整理房间后挂水,值班台是铃声不断,患者家属无休止地询问,门口护士给探视病人的亲属核酸检测作核查登记,几乎所有人都是奔跑式工作状态。

整个十四楼,几乎看不到五十岁以上的医生,都是年轻的面孔,医术高明的医生,尽心尽责的护士,使得这层楼春意盎然,南来北往的,构成了一幅幅温馨的画面。

由于我很少护理过病人,笨手笨脚的,父亲也能勉强接受,毕竟儿子在他身边,他心安而坚强。那些护士每天来病房好多次。我和哥哥共同感受是,这些人苦和累就不说了,咋就不怕脏呢!父亲耳朵不怎么好使,护士耐心询问,不厌其烦。此刻的父亲如同一个我眼里的一个差生,交代了又忘了,而医生和护士们总能微笑着耐心地解释。凌晨一点,为父亲挂水的是护士,面对瘀血堵塞,一次次排除困难是医生;我去饭堂打饭,当我回来时,是护士将父亲搀扶到卫生间。那一刻,我感到暖暖的,是责任?是坚守?是医德?是爱心?有人说,如今做教师太难了,经历过父亲住院史,我深切感受到哪个行业不难呢?面对医闹,她们解释着忍受着,面对疫情,她们逆流而上,置个人安危不顾,面对弱势群体,她们把自己的生命融合在大众的生命中,她们是这个世界最可敬的人。

亲爱的朋友们,当你在埋怨生活不公或者岗位不如意,可以走进医护工作者的世界,观察她们每天的生活,或许你会说,比起她们来,我是幸福的。

只要有爱,即便寒冬,温暖也是无处不在!

责编:盐城阜宁文明办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