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盐城 > 阜宁 > 正文
江苏阜宁:家乡的桥(陶书华)
2021-12-30 09:17:00  来源:阜宁日报  

我的家乡阜宁县芦蒲镇,位于江苏阜宁西南边陲,南北地形狭窄,东沿苏北灌溉总渠和淮河入海水道,西临废黄河故道。改革开放前,芦蒲地处“三河四堆,插翅难飞”的格局,交通不便,严重阻碍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回忆小时候,家乡小河上,偶有小木桥、石板桥、砖头桥。走亲访友,上街赶集、上学读书,都经常走过这些小桥。

在90年代初,党委政府形成了“经济社会要发展,建桥修路需先行”的共识。我们的家乡随后建起多座桥梁,童营大桥、羊蒲致富大桥、老管大桥、芦蒲大桥等,最让家乡人引以为豪的是高铁射阳河大桥、盐城高架桥、南京长江大桥、江阴大桥等等

让我记忆犹新的双码大桥没有架设前,芦蒲境内40多里废黄河上没有一座桥梁,阜宁和涟水两岸群众往来,就靠渡口的小木船运送过往人员。当年渠北人都受到过“隔河千里远”困扰,交通极为不便。改革开放后,芦蒲人民自筹资金100多万元,新建股份制收费大桥,解决芦蒲镇境内数百年无大桥的历史。后来,该股份制收费大桥又被省里收归集体,实行免费通车。

特别让人难忘的是1996年的冬天,童营大桥没有架设之前,童营渡口发生严重沉船事故,一次就有11名群众溺亡,给多少家庭造成难以忘却的伤痛。1999年,县政府投资200多万资金,新建废黄河童营大桥,时任县委书记沈德林为大桥题写了桥名。通车剪彩那天,当地干部群众上千人欢聚在一起,共同庆祝大桥通车。

1997年6月,渠北人民群众梦寐以求羊蒲致富大桥建成通车,结束了阜宁灌溉总渠没有桥梁的历史。该大桥的通车促进了渠北的乡镇工业的兴起,解决了当地农副产品销售难的问题,为农民增收致富立下汗马功劳。

目前,阜宁县仅射阳河、串场河上就新建多座普通桥梁和高铁大桥。从此,家乡人民踏上了勤劳致富的幸福桥,奔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康庄大道。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神州大地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打赢脱贫攻坚硬仗,实现了“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美好愿望。中国在建桥技术上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新建百座长江大桥和多座跨海大桥。

武汉长江大桥是新中国成立后,在“天堑”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大桥,也是古往今来,长江上的第一座大桥。“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这是毛泽东主席当年畅游长江时写下的激扬诗句。说的就是武汉长江大桥建成以后,长江天险从此变成了通畅的坦途。

南京长江大桥是长江上第一座由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梁,在中国桥梁史和世界桥梁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我们江苏还有江阴、润扬、苏通、泰州、沪通等10多座长江大桥。

我国还建设许多跨海大桥,如杭州湾大桥、青岛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等。其中,港珠澳大桥的建设意义深远。是“一国两制”条件下,粤港澳首次合作建设的特大型交通基础设施。这些桥梁的建成,为长三角、珠三角、胶州湾等区域经济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

同时,我国与邻国还建起许多友谊合作的桥梁,如中朝鸭绿江大桥、中俄黑龙江黑河大桥,是经济合作的典范,也是友谊的象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带一路”以及中欧班列开通、中非合作、中国东盟合作、中国中东欧合作、金砖合作组织、上海合作组织等等,架起中国和世界人民合作共赢的桥梁。

中国共产党人在这百年光辉历程中,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始终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为服务人民群众,架起许多的爱心桥、连心桥、发展桥……

时代在发展,家乡在巨变。家乡的桥,发展的桥,连心的桥,托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梦想。中国的桥,友谊的桥,合作的桥,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插上腾飞的翅膀!

责编:盐城阜宁文明办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