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盐城 > 阜宁 > 正文
盐城阜宁:幸福孔荡
2022-10-27 09:12:00  来源:阜宁日报  

  孔荡其实是两种文化的汇合地,一谓谱系,二谓水系。

  谱系即姓氏文化,孔荡人明白自己是从哪里来的,坐落在此村C位的孔氏宗祠中,南墙上的孔氏家族谱图,一根根下分的线条,河网一样流布,经络一样抱团,根杪一样繁茂;先圣在上,儒风长拂万户千载,后裔孔荡人出生就是嘴含金汤匙,天生福气。

  水系即自然文化,孔荡人深谙“靠水吃水”之理,逐水而居,以荡安生,经年累月,景,只此青绿,又不只此青绿,于是就有秀气和大气;人,濡润滋养,泥男水女,就有的质朴灵秀,心眼活络,生机盎盎;民风,清澈澄碧,一荡春水吹皱,源远流长。

  两种文化的庇荫,硬核红利就是一个“福”字。

  这日,县文联组团前来荣获“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板湖镇孔荡大爱村采风,自始至终,我们一行浓烈地感受着孔荡人的幸福气息,由衷感慨:福在孔荡!

  孔荡人的幸福是多姿多彩的。

  2016年一场百年未遇的特大龙卷风冰雹灾害之前,孔荡人的幸福是素简、宁静的,她与苏北大地上若干村庄一样,是一幅属于农耕文明的田园画卷;出身的不同与家风的赓传,又让她的子民与人为善、随遇而安,更易于感触幸福,更易于满足欲求,端的是泰然自若,自会知足常乐。

  我们走进孔荡大爱村的石制门楼,眼前的宽阔的广场、雕花的灯柱、大气的祠堂,尤其是白墙合院、碧瓦飞甍的村民住宅楼,鳞次栉比,俨然美图,有颜值,有气势,有特色,不逊县城时尚小区,令人叹为观止,心生羡慕。

  都说“住有宽屋是为福”。这已是甚于宽屋、强于华堂的洋楼别墅,这福,大福于民、宏福予众。福中知福懂感恩。孔荡人都会讲述自己的幸福故事。

  孔子的亦师亦友老子曾曰:“祸兮福所倚”。孔荡人的“居者有其室”的幸福,也与一场天灾相关。

  话说2016年6月23日,一场百年未遇的特大龙卷风冰雹灾害突袭阜宁大地。全县多个乡镇受灾,大量民房、厂房、学校教室倒塌,电力、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被毁,造成人员死伤。美丽的家园瞬间变得满目疮痍,灾情之惨重,伤亡之众多,损失之巨大,触目惊心。

  面对一栋栋联排两层楼房,村民孔庆岗如是感慨:“龙卷风把我家的房子全刮倒后,全家人住在政府提供的临时安置点。非常感谢台湾慈济基金会的无私援助,房子建的标准高,全是框架结构,而且是精装修,我们拎包就可入住。”他的感慨代表孔荡人的共同心声,这真是:天灾无情降大祸,慈济有爱送福祉。

  孔庆岗的感慨实事求是,他们入住的楼房,墙面都是水洗石,代价高、造型好、质量佳,这既是“慈济制造”的特色,又是基于创树“百年丰碑”的考量。孔荡村新建的安置楼宇,翌年斩获了联合国设计大奖。这奖,众望所归,日辉争镀。

  从此,懂得感恩的孔荡人,在自己的村名后面加上“大爱”两字,即:孔荡大爱村。大爱无言,不,大爱无垠!

  孔荡大爱村的福泽不只是“拎包入住”,不只是“高门大屋”,而且是“家家都在画屏中”。这可是孔荡人家的福上加福。

  楼房建成,镇村干部同频共振,在绿化亮化、公共设施等方面持续投入,锦上添花、相得益彰,黑色路面贯穿村落,红花碧草枝叶扶疏,路灯画廊映衬其间,进院是家,出门是景,人在画中行,楼在景中靓,前来参观的游人一拨复一拨。

  孔荡大爱村民的福利不只止于“安居”,还有连年的“义诊”服务。

  “孔荡大型义诊活动”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由慈济慈善基金会与板湖镇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江淮孔子文化发展基金会与孔荡村居民委员会协助承办。今年已扩展到孔荡周边的村组。上海沪东医院、我县一缕阳光志愿者协会还为孔荡人开办养生保健讲座。“没有全面的健康,就没有全民的小康”,孔荡人村民改变健康观念,乐享健康生活,分享到了“健康奔小康”的莫大红利。

  如今,城乡二元化的“鸿沟”逐渐淡化,乡村生态环境的优势凸现,令身居水泥森林的都市人心向往之;而都市的魅力与磁性随着交通网与互联网的畅达,只有医疗和教育资源仍为乡村农民两大羡慕所在。今朝,因了“流动医院”来到家门口义诊、开办讲座,孔荡也拥有了便利、专业的医疗保障,那么,他们在教育上,又有什么礼待与福音呢?

  有啊!

  2016年12月18日,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春蕾班”举行揭牌仪式,现场捐赠助学金12.5万元。慈济志工还为孩子们举行一系列的激励活动。身上流淌着“儒学”血液的孩子们纷纷表示要把慈济人和志愿者的真情关爱转化为动力,传递好爱心接力棒,用实际行动回报国家、回报社会。采风过程中,我们与镇村干部进行愉快的交流,他们擘画在胸,为孔荡村量身定制的“四个提升”的头筹正是蕴含教育大计在内的“文化提升”,“儒学”是孔荡厚重独有的教育“地矿”,一座孔氏宗祠就是一座最好的大学;“文化”是他们底气与自信,幼儿园的一体化打造,一个“春蕾班”就是一个美好的未来,充满殷殷希冀与勃勃生气。镇村干部有信心,我们有信赖,孔荡人有福气!

  医有义诊,育有资源。孔荡人左右逢源,予求予取,更重要的是,他们“安居”之后,还获得“乐业”。

  孔荡是传统的农业村落,过去一直以稻麦种植为主。近年来,镇村干部针对孔荡大爱的现状与优势,量身定制打造文化、产业、环境和幸福度的“四个提升”。方向正确,努力就是马力。其中的“产业”提升,为孔荡人的致富就业带来“破茧”效应,活力立显。

  孔荡镇治板湖,是江苏具有一定影响的滤料产业(除尘布)的策源地之一,位于集镇东首孔荡,村前就是纵贯两县八镇的海芦干线,出行的便捷,让一部分富余劳力在镇属企业就业,“三里路”的通勤更让村民怡然陶然;更多的孔荡人是在“家门口”挣钱。有前瞻眼光的镇村干部,大力发展生态农业,通过商超实现网上带货全国各地,其中有机大米等绿色产品享誉四方;引进本土青年回乡创办“鱼先生”公司,其生产的黑鱼片俏销京鲁江浙等地,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等栏目慕名采访宣传多次。

  福在孔荡,爱源慈济,恩自政党,慧在“四个提升”。“文化提升”“产业提升”前述已备。还有,孔荡人福在“环境提升”上,福在“幸福度提升”上。

  我们在细雨之中,行赏孔荡大爱新村的景象,呼吸着混合着庄禾植物清香的负氧离子,心情如饮甘饴。村中路净物齐,泊车有序,画廊整饬,以瓢测海,可见绿色环保在孔荡业已深入人心。

  笔者以为:一个地方的环境应当分为形而下和形而上的。孔荡的“环境”分为自然与操行。她的自然环境、村容村貌值得点赞。更要褒奖的是她的“社会环境”,这又体现在公序良俗、村风民格上。

  这依然是孔荡人的福祉。陪行的镇村干部如数家珍,一一道来。孔荡发挥村民自治作用,以法治、德治、自治相结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村规民约和好人好事编成小戏唱词,在广场上宣传,弘扬优良家风,纯朴乡风,激发孔子后裔弘扬人文特色和孔子儒家仁爱等中华传统美德。村内还设乡风文明志愿岗,每年都开展文明户、五星户评选活动,通过开展身边好人等各项道德评议和评选活动,引导群众做移风易俗、勤俭节约、文明办事的推动者。有些节目还上镇里、进县城PKPK,尽展孔荡风采。

  孔荡风采如花在春,枝叶繁茂。该村是“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这个大奖全县独此一家;她还荣获“江苏省民主法治示范村”。“荣誉村民”、原孔荡村第一书记杨洪雨,本土村民周卫华双获“中国好人”殊荣。一村出了两位国家级“好人”,实属不易,洵属可贵!

  福在孔荡,活力在身,压力在肩。之于明天,孔荡人放眼前景,愿在“幸福度提升”上,拾级登高,驰而不息。

  镇村干部介绍说,板湖镇按照乡村振兴战略总体部署,围绕“把‘阜明水秀’的绿水青山,转化为‘物阜民宁’的金山银山”的宏图愿景,以打造生态宜居家园为方向,结合美丽乡村建设要求,合力把孔荡大爱村建设成省内有名气、全国有影响的具有深厚孔子文化底蕴的“江淮孔氏第一村”。假以一段时日,一个“生态优、村庄美、产业特、农民富、集体强、乡风好”的百福叠加的孔荡,就会惊艳于江淮大地之上。

  结束采访时,我们一行再度来到大爱广场上,这是孔荡“两种文化”的交汇点、实景地,广场上空飘扬的国旗,舞之歌之,声悦形美;广场两边矗立的两排、16根高杆灯柱,礼仪俨然,迎送皆寓。

  这时,我们都有一个惊喜的发现:灯柱上精雕细刻的竟然是蝙蝠图案!

  蝠者,福也;众蝠者,百福也。祝福孔荡!

责编:盐城阜宁文明办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