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盐城 > 阜宁 > 正文
盐城阜宁:“志愿红”与“银发白”交相辉映
2023-08-30 11:34:00  来源:阜宁日报  
 
 

在阜宁县芦蒲镇有一群头发花白身穿红马甲经常活跃在校园、社区、街头的老人,他们就是芦蒲镇“五老”(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志愿服务团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无私奉献,忠诚为党”是他们的铮铮誓言,当地群众生动的称他们是服务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三大员”。

政策法规宣传员

近年来,由芦蒲镇老干部党支部、关工委牵头,先后组织“五老”宣讲团走进校园、社区,举行《宪法》《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家庭教育促进法》《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等宣讲活动,切实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通过‘五老’法律知识宣讲,不断增强法制观念,拒绝校园霸凌现象,同学们都争做学法、知法、守法的新时代好学生。”八年级学生马红静深有体会地说。同时,我镇法制教育宣讲组成员时长将、刘华、陈志余等,积极协助司法所做好缓刑青少年的社区矫正工作,为创建青少年零犯罪镇区作出积极的贡献。党的二十大召开后,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国好人司万平等“五老”代表走进校园、社区,学习贯彻宣传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青少年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强国勤奋学习、立志成才、报效祖国。“我们党员干部要珍惜光荣历史,牢记初心使命,永葆政治本色,做党的政策宣讲者,红色基因传承者,服务青少年的志愿者,帮助青少年一代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为党和国家教育事业努力奋斗。”老教师司万平感慨地说。

红色义务讲解员

盐城市老干部正能量之星、江苏好人、全国红色文物保护感动人物唐文祥虽年过七旬,但他担任红色义务宣讲员已经30多年,为了充分利用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芦蒲烈士纪念塔红色教育基地,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红色遗存保护好、红色文化宣讲好。他多次外出采访收集相关烈士的生平事迹5万多字,真正把革命烈士的感人事迹、爱国精神,传递给每一位青少年和前来瞻仰的人们,让红色薪火代代相传,让抗战精神发扬光大,他用真情宣讲来慰藉芦蒲烈士塔下1700多位抗日英灵。多年来,不论是机关单位干部职工还是青少年学生,大家都为这位头发花白的红色义务讲解员精彩的宣讲而感动。每当媒体采访唐文祥时,他总是深情地说:“先烈们为中华民族解放,献出自己宝贵生命,我作为老党员、老教师,做这点小事算什么。只要身体力行,就要把红色文化宣讲下去,把红色基因传承下去,把红色精神发扬下去,为革命老区乡村振兴发挥余热、积极奉献”。

校外教育辅导员

近年来,该镇老干部党支部、关工委、民政办等部门,认真落实关爱留守儿童文件要求,充分调动“五老”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努力提高留守儿童的文化水平和道德素养。“五老”辅导员司万平、唐文祥、时长将、沃乃书、杨日红、顾鞍山、吴大军等,在职辅导员杨兆宝、李一华、董雪峰、杨龙飞等,主动配合学校、家庭、社会,做好留守儿童、流动儿童、困境儿童的思想教育和假期辅导工作。积极组织“五老”和大学生志愿者等,利用节假日免费为他们进行书画、语文、数学、电脑、党史教育、国防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知识辅导。组织留守儿童参加“颂时代楷模、赞中国精神”“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老少心向党、奋进新征程”等主题教育活动。在县关工委组织的老少同台朗诵比赛中,该镇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组织奖,有13名留守儿童分别获朗诵比赛一、二、三等奖,有10名“五老”辅导员及学生获得演讲比赛优秀创作奖。让留守儿童在教育辅导活动中,学习知识、陶冶情操、增强能力、提升素质,激发青少年“听党话、跟党走”的坚定信念。同时,“五老”代表积极做好和困境青少年的结对帮扶关爱工作,向困境学生捐款捐物,深受当地群众的称赞。《盐城晚报》《江苏少年网》《央广网》《学习强国》等媒体进行宣传报道。2022年,该镇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这一荣誉的取得凝聚着“五老”志愿服务者的辛勤汗水和功劳。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我镇‘五老’代表们受党教育多年,为党的事业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他们虽然退休了,但初心不改,做到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他们把‘志愿红’的奉献精神和‘银发白’余热生辉,相互契合、交相辉映,是大家学习的榜样。”芦蒲镇党委书记咸将如是说。

 

责编:盐城阜宁文明办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