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高新区聚焦新时代文明实践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积极探索文明实践工作新理念、新方法、新内容和新机制,以“阵地建设全覆盖、活动开展常态化”为抓手,依托五大平台,深入开展教育培训、文化服务、科技宣传、体育健康等系列活动,以“理论宣讲、市民教育、科普宣传、关心关爱、文化惠民”为载体,发挥党建引领、典型示范带动作用,着力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制度化建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开展道德讲堂、移风易俗、关心关爱未成年人志愿服务活动,推动乡风文明,为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化高新区新篇章提供丰润道德滋养,厚植文明实践高地。
加强阵地建设,筑牢宣传教育根基
2020年初,高新区按照统一部署要求,开始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点,明确专人负责,提供经费保障,从规划、设计到制作、对外开放,始终坚持标准,贴近实际,符合实用。当年,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7个村居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成通过验收、对外开放。文明实践所规模、功能室设置别具特色,为辖区居民群众营造了宽松明亮、设备设施齐全的活动阵地。相关制度、五大平台、志愿服务队伍一目了然,楼道文化、村规民约、家风家训、好人榜、廉政文化、志愿服务活动掠影别具特色,多功能室、文化活动工作室、农家书屋、阅览室、中老年人活动室、妇女儿童活动室、健身房坚持免费开放,有效打通了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创新实践载体,着力提升文明素质
组建舞蹈志愿服务队、理论宣讲队、“百姓名嘴”“流动课堂宣讲团”,宣讲团由区党委班子成员、村居书记、民间文艺宣传队、教师、退休老干部、百姓名嘴、青年骨干组成,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点“理论宣讲堂”进行理论政策宣讲,放大区“瓜蒌基地”网络直播基地效益,开设“直播销售”,运用微信、公众号、微信群、抖音等网络平台开展宣讲活动,到目前,已深入学校、企业、村居,向群众开展党的理论宣讲120余场次。利用辖区学校、未成年人成长指导站、校外辅导等阵地,全面推动体育设施建设,加强未成年人体育锻炼,关心关爱未成年人以及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的学习、生活,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充分发挥舞蹈志愿队和专业团队的作用,组织广大文化志愿者编排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在小区、村居、人员密集处巡回演出,每年送戏下乡达50场次。集聚要素,整合电商平台、科普活动室、农家书屋等阵地,广泛开展科普日、科普周科普讲座活动,深受居民群众的喜爱。结合实际,适时开展卫生健康义诊活动。组织健康卫生从业人员宣传、宣讲卫生知识,为老年人送医送药送关爱。
志愿服务是新时代文明实践重头戏
高新区不断壮大志愿队伍,推动志愿服务进基层、进社区、进家庭、进公共场所。组织开展干部职工参与“无偿献血”活动,弘扬珍爱生命,积极献出爱心,传递人间真情。志愿者坚持为困难群众送关爱,把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送给弱势困难群体。定期不定期召开道德评议会,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
建立长效机制,文明诚信向善向好
该区将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要点,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纳入高质量考核、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创建标准,坚持贴近群众需求,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紧抓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点围绕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做细做实做好。高新区在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中,不断丰富活动内涵,创特色、树品牌,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全力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朝着纵深拓展,以实现常态长效。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村居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积极引导干部群众动起来、活起来,发挥村民自治组织作用,强化村规民约,传承家风家训,挖掘、培树和宣传身边涌现出来的各类先进道德典型,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步形成见贤思齐、崇德向善、淳朴厚实的乡风民风。倡导文明上网,加强网络法规教育。多次开展结对帮扶送温暖活动,持续关心关爱困难群体。每年开展评选“文明家庭”“最美家庭”等系列活动,大力宣传新时代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
下一步,高新区将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点平台,全面总结、探索、创新,开展更多形式多样、内容鲜活的志愿活动来提升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成效,进一步优化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设,使实践活动朝纵深拓展,让其发挥应有的作用,助推乡风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