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早,从建湖县城开往颜单镇的10路公交车到了。车上下来一位老人,精神矍铄,他就是“江苏好人”“盐城市正能量之星”——季发农。
季发农今年80岁,是位有60年党龄的老党员。2001年从镇长位置上退下来之后,他自嘲“四个一”工作法,即带着一部手机一个包,一辆二轮一双腿,20年如一日,负责全镇“老字号”工作,带领老党员、老干部等“五老”配合党委政府服务三农、关爱老年人,特别是在老干部党支部建设和关心下一代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先后得到省、市、县多次表彰。2019年,他被评为“中国好人候选人”“江苏好人”“盐城市正能量之星”,镇党委、镇政府经研究决定成立“季发农志愿服务工作室”,作为全镇践行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为老有所为志愿者搭建服务平台。
“季发农志愿服务工作室”成立后,季发农为“工作室”建立了工作的宗旨、目标、制度、计划和人员建档等工作标准化流程,实现“有阵地、有牌子、有班子、有经费”,工作室建设搞得风生水起。
季发农注重内部策划,将志愿服务规划成“三件事”。第一件事,成立“志愿者之声”宣传小组,宣传志愿服务社会的意义价值。季发农骑车登门拜访志愿者张国侦,请他负责宣传工作,要求用快板、数来宝、淮剧谱填词小演唱等形式宣传志愿服务。宣传组成立以来,随机演出10多场,志愿者工作受到广泛支持。第二件事,设计“志愿者课堂”,并亲自执教。组织志愿者学习十九大精神,学习道德模范先进事迹,从政治高度提升志愿服务社区的站位。为了提高课堂质量,季老认真备课,现身说例写教案,常常写到深夜,他的老伴心疼他,常常递冷毛巾帮他擦脸提神。每月一课,志愿者先后300多人次参学。第三件事,着手服务需求调研。季老用一个多月,天天骑二轮,白天带领志愿者分头调查,回家后又熬夜整理材料,终于获得了第一手资料:全镇一二级重残221人;80~90岁的老年人有847人,其中空巢的181户,约占21%;陈旧水电、生活设施,需要小补小换的千例以上;留守儿童、待业青年需帮扶的上百人;牵涉养老、财产的法律咨询和援助的有9件;新冠病毒造成的疫情,使11家小微企业需要招工、贷款、产品更新等服务;尿毒症需医疗救助的4人……详细的资料为季老组织志愿服务提供了具体方位、目标和任务。
根据调查情况,季发农得出全镇需要“三类服务”的结论,并采取了相应措施。第一类:重特大服务帮扶。工作室无力帮扶的,就向镇政府提供详细信息,寻求政府部门处理。如涉医、涉企、涉法等情况,季发农就安排专人负责提供引导服务,有效地解决了困难群众燃眉之急。第二类:老少困境帮扶。弱势群体中的老年人、留守儿童、特困生等,在政府解决了经济帮扶后,日常生活中仍有难以解决的小难小困。季发农按村组分片包干,做到有求必应,随时帮助不拖延。第三类:正能量传递帮扶。季发农亲自担任组长,骑二轮车志愿服务到社区,依靠乡情、亲情和真情,采用“订单式”方法进行文明乡风评议活动。成功解决了漕桥小区堆杂物长期影响环境等老大难问题;用“送餐式”到中、小学宣讲遵纪守法故事,让颜单镇连续第15年保持“双零”社区;用自编系列乡土教材开展村居、企业、集市宣传活动,进行思想品德、革命传统、孝道文化、家风传承教育。朱留荣 陈国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