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资源是共产党人的血脉和基因。如何让承载着崇高革命精神的红色文化,在新时代里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是摆在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面前的必答题。
近年来,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高度重视文化高质量发展,深挖红色文化资源,强化文化阵地建设,努力打造红色文化品牌,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的精神动力。
位于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步凤镇庆元村的五条岭烈士陵园,庄严肃穆,清静整洁。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这里迎来了众多团体前来瞻仰学习。
守墓人、中国好人卞康全在五条岭烈士陵园忙碌。
数十年来,卞康全与烈士比邻而居,守护忠骨
念党恩,守墓地,慰英灵
五条岭烈士陵园深埋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在盐南阻击战中壮烈牺牲的2000多名指战员。十多年来,卞康全自发守护英灵,并持续帮助陵园内的836名无名烈士寻找亲人,已陆续为338名烈士找到亲人。
为了系统化、深层次、全方位保护红色文化,该区正在按照省级烈士陵园的标准,将五条岭烈士陵园进行扩建提升,新建“盐南战役纪念馆”、无名烈士墙,扩建纪念广场,新增纪念碑、党员宣誓墙等功能项目,致力建成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性教育示范基地。计划今年6月底完成主体建设,9月30日正式对外开放。
五条岭烈士陵园是红色历史的见证,也是经开区人的精神守望。近年来,盐城经开区依托当地丰富的红色资源,将红色文化中蕴含的理想信仰、价值追求转化为精神动力,帮助党员群众更直接地触摸党的历史脉搏、更直观地感受党的伟大功绩。
步凤镇红色文化展厅内详细展陈着部分烈士的事迹。附近居民经常来此驻足,感受战火硝烟的沧桑岁月。
红色阵地感悟精神 红色作品传承精神
近年来,该区先后推出现代淮剧《程步凤》《步凤风云》《生死兄弟》等文艺作品,讲好红色故事,补充红色营养,激发信仰力量。今年清明节假期首次公演的以烈士陈同桂为原型的新编淮剧《我的父亲》,让群众在文艺演出中穿越历史,回望初心。
步凤镇文化服务中心主任张炳勇介绍,《我的父亲》近期将在全镇巡回演出24场,旨在激励后人,从中吸取智慧和力量,投身到自己当下的工作中,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开启该区十四五发展新征程。
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文化,激活岁月沉淀的精神力量,彰显共产党人的信仰底色,确立新时代的价值坐标,凝聚起全体开发区人众志成城奋战“十四五”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