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盐城 > 经济开发区 > 正文
步凤镇:留下那一抹乡愁 为未来发展赋能
2021-04-09 09:23:00  来源:盐城经开区发布微信公众号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田园梦,但在工业文明的潮推浪卷中,乡村与梦中田园一度渐行渐远,成为现代人怀旧的无奈慨叹。开发区代表着工业化的方向和未来,在这些区域里的农村要想留住乡愁,打造出现代人的心灵家园,是乡村振兴道路上值得深思的课题。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统筹探索对乡村经济功能、生态功能、社会功能、休闲功能的挖掘,让乡村不因城镇化、工业化步伐的加快而丧失乡愁乡情,筑起了一条回应时代呼声的“回乡之路”。

“湖景房”、“小别墅”、“小洋楼”,已经成为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村民们口中,最值得向外人称道的说词。走进步凤镇三龙村新型农村社区发现,白墙青瓦更显古风古韵,池塘环绕更见“山水湖景”,院前院内更闻鸟语花香,勾勒出一幅“村在林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田园风光图。村民们正在装潢着,希望早日住进新居。三龙村党总支书记柏建冈介绍说,“我们在加快农房改善过程中,坚持新老互补、科学融合原则,尊重乡村规律,开辟了菜园等,最大限度保留原有村庄肌理,让居住有质量,生活有诗意。”

放眼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各村原生的田园风光、原真的乡村风情、原味的历史质感,呈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局面。一些独轮车、老式灶台、石磨等老物件散落于村子某处,诉说着时光的变迁;文化大礼堂内淮剧余音缭绕,人们尽情听乡音,品乡韵;夜幕降临,休闲广场灯火通明,村民们乘凉闲聊、健身漫步,“串起”浓浓邻里情;有的村还在新居墙壁画上了色彩明亮、饱和度更高的农民画,像是走进了七彩的“童话镇”……所见之处无不勾起人们的乡愁记忆。

在节假日里,有不少在园区的上班一族会选择到不远的康森现代农业示范园里休闲放松,享受乡村美景、呼吸新鲜空气。作为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推进产业兴旺的重点工程,康森生态园引入台湾现代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集观光、采摘、亲子游乐、科普研学于一体,一年四季游客不断。生态园董事长彭育业介绍,这里所有的员工都是附近的村民,其中大部分都是回乡就业的大学生,是返乡人才投身“智慧农业”的“样板间”。

乡村要振兴,核心力量是“人”。近年来,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充分发挥乡土人才在乡村建设中带领技艺传承、带强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等方面的示范作用,培育出一支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乡土人才队伍。

在“产业、创业、就业”富民渠道上着力,以产业兴旺作为留得住人的“发展优势”。步凤镇三龙村休闲农业园、红升村农光互补项目、庆元村有机蔬菜生产基地、仁智村蓝天渔家乐,让老土地种出了新花样,拓宽了增收渠道,增加就业岗位,仅康森休闲农业园项目就吸附了三龙村近百名劳动力,人均年工资性收入增长2.5万元。同时该区资源整合,与区内光伏企业进行对接,大力实施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屋面家用分布式光伏电站广泛使用,户均年发电量近4000千瓦时电,真正让老百姓得了实惠,也让更多人重新认识乡村,愿意回归乡村。

盐城是革命老区,境内有128个以烈士名字命名的镇村。这其中,以革命烈士田庆元命名的红色村庆元村,因五条岭烈士陵园而被大家熟知。

“我们村党总支常态化组织党员干部到五条岭烈士陵园开展学习教育活动,提高党性修养,增强为民意识,汇聚发展力量。”正在组织“党员活动日”集中学习宣讲的庆元村党总支书记李亮说,庆元村是经济薄弱村,近年来由东方公司结对帮扶,创建了庆元无公害大米品牌,同时推进光伏电站等项目建设,以产业发展带动周边群众增收致富。

红色基因留住了乡村的灵魂,融入村民们的血脉。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该区积极开展“开发区好人”“文明家庭”等评选活动,涌现出卞康全等多位“江苏好人”、“中国好人”。让文明乡风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和有力保障。

乡愁里装着的风物和人情,是乡村的灵魂。在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旧时老墙庭院、篱笆藤蔓、溪桥流水之景逐步重现,今日现代文创、智能农业、科技配套相得益彰,谱写出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城镇化的车轮依然疾驰着,如何让乡愁成为乡村振兴发展道路上不被遗失的风景和潜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新形势下需要新担当、呼唤新作为。少一些千篇一律,多一些乡土味道,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在利用这一抹抹乡愁,为未来发展赋能。

责编:盐城经济开发区文明办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