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盐城 > 射阳 > 正文
“编出”致富路
2020-01-14 09:32:00  来源:射阳日报  作者:黄才广 陈德忠  

  “感谢盐城东泰公司搭建的就业创收平台,让我这个残疾人和健康人一样领取到自己的劳动工资。”日前,今年55岁的射阳县海河居委会残疾妇女陈娴深情地说。

  陈娴3岁时因患小儿麻痹病落下肢体残疾,多年来无法从事较重体力劳动,一直在家靠缝纫机给周边乡邻做点零散针线活,挣得一些微薄的收入。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不断提高,靠缝纫机做衣服的针线活也“下岗待业”。2018年10月,镇人力中心党支部副书记陈洪之在为企业招工时了解她家情况后,联系了东泰装饰材料公司总经理张其领一起登门看望这位会缝纫手艺的残疾妇女,当下答应她到自己公司上班,并根据她因腿残不会骑车的情况,安排她吃住在公司。一年多来,东泰公司对这位残疾人给予同情和关照,让她到车间小烫的岗位上发挥自己的技术专长,并为她焊接了钢架高凳,可以坐着干活。陈娴也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饭碗”,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获得收入,现在每月可拿到2800元左右工资。

  盐城东泰装饰材料有限公司自2014年创办以来,招收了50多名年龄在45岁以上的农村留守妇女、贫困户和残疾人就业,还在射阳经济开发区南北村和海河镇巨星、跃华、海湾等村居办起了扶贫车间,接纳了近300名农村老人和妇女在家门口从事划草、打结、绕麻等草编手工制品的前期工艺活。很多留守老人和妇女农忙下田、农闲挣钱,每月有2000元左右的稳定收入,增强了他们靠双手创造美好生活的信心。该公司制定了人性化的工作制度,让工人有时间接送小孩上下学、照顾老人,实现了挣钱顾家两不误。巨星村党总支书记王小冬说:“过去村里一些贫困户等靠要思想严重,扶贫车间办到家门口后,他们到扶贫车间就业,公司按件计酬,就业人员起早带晚干活,每月有2000多元的工资收入,让他们过上幸福的生活。”

责编:盐城射阳文明办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