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盐城 > 射阳 > 正文
我们互相打气共战“疫”
2020-03-10 15:29:00  来源:射阳日报  作者:射阳县人民医院援鄂医疗队队员杨琳  

  湖北武汉,一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一座令人向往的城市,2019年我有去武汉旅行看樱花的计划,却因为时间原因搁浅。今年我很荣幸能以援鄂医疗队员的身份,在这特殊的机缘下来到武汉,与大家一起并肩作战。

  2月26日是我正式进入武汉市中心医院后湖院区重症监护病房工作的第一天。按照平时集训时的要求穿好防护服进入病房,刚上班一个多小时我就感觉有点透不过气来,心里有点紧张,测试了一下脉搏,竟然达到了144次/分。同班次的组长让我坐下休息了一会,我感觉到自己身体轻松了就又继续投入到工作中。我渐渐便适应了这里的环境和工作,在当地护理人员耐心的指导下,我熟悉了当地的PDA和医院信息系统。下班脱下防护衣后,发现和大家一样,里面穿的衣服都湿了,脸上也被护目镜、防护口罩、隔离衣勒出了“美美的”印记。

  通过连日来的工作,我已经习惯了这里的一切,与患者也养成了“心照不宣的默契”,我们彼此间互相打气、共同战“疫”。3月6日早上,我给一位阿姨做治疗,她说:“谢谢你们从江苏大老远地来支援我们,与我们一起共同抵抗疫情。待这次疫情结束了,我邀请你到我家做客,一起去看黄鹤楼、赏樱花,品尝我们武汉街头的小吃。”我微笑着答应了,因为我们彼此都相信疫情会很快结束,而现在只是“黎明前的黑暗”,所以我们需要希望、需要乐观开朗的心态。

  一位老爷爷看到我防护服后面的名字,微笑着说:“你姓杨,我也姓杨,咱们可是亲戚呢,给我扎针你可要轻一点,我怕疼!”我没有辜负老爷子的期望,一针见血,他也像个孩子一样开心地笑了。病房里,大家通过说话聊天的方式缓解紧张压抑,患者们非常配合我们,虽然戴着口罩,但在说话时还是主动把头偏向一侧或者遮掩一下,在同呼吸、共命运的战“疫”中,患者的理解配合也让我感觉仿佛始终头顶一片晴天。

  结束一天的工作回到宾馆,拿出手机和爸爸妈妈视频报一声平安,妈妈告诉我家里一切都好,让我不用担心,只是爷爷奶奶常常会在夜里醒来时念叨我的名字。

  我们相信有党中央的统一领导,有无数奋战在抗疫一线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战胜疫情的那一天肯定很快就会到来,待花开疫散我们一起回家!

责编:盐城射阳文明办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