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草长莺飞,正是植树造林好时节。无论城市还是乡村,处处涌动着植树造林、打造生态家园的热潮。
造林绿化,需持续发力,久久为功。通过多年植树造林,我们的绿化面积总量、绿化覆盖率等重要指标都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甚至还涌现了许多生态乡村、绿色社区和绿色学校。植树造林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从某种意义上说,打“持久战”和“巩固战”一样重要。一方面,我们要保护来之不易的创建成果,栽好、护好每一棵树,另一方面,职能部门要跟踪监管,完善各租赁承包法人或者受益人的担当责任制,查漏补缺,确保成活率。
造林绿化,应统筹考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植树造林造福桑梓百姓、恩泽子孙万代,应统筹考虑林业、经济、生态等方面的因素。支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引导农民发展桑、苗、果和速生丰产林等商品经济林,积极帮助农民提高农业竞争力,增加收入。重点打造木材深加工、林产化工、果品深加工、林产品深加工、苗木花卉、森林旅游等六大优势产业。明确激励政策,吸引社会投入,推行市场化运作、科学化治理的模式,使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受益。
造林绿化,须全社会同频共振。植树造林是我们美化生活、保护环境的需要,是我们提高收获感和幸福感的需要,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需要。不仅如此,植树造林也是我们责任和义务。只要人人参与其中,自觉担责尽力,脚踏实地去栽树、护树,我们的家园一定会成为绿树成荫、空气清新、能深呼吸的绿色生态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