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大棚温度不能超过32℃,要注意温差,防止茄子炸裂。”近日,记者走进射阳县合德镇凤凰现代农业示范园内的刘德春蔬菜大棚。他在该园区种植了30多亩蔬菜大棚,年产青茄12万公斤。
工人陈正兰用卷帘机卷起层层薄膜和‘棉被’,拉开大棚开风口,排出棚内湿气。大棚内,满眼都是青绿色,茄子植株已长到半人高,一棵结着30多个茄子,每个5至7两。
前年,刘德春从省农科院引进“椰糠无土栽培”技术,打算对大棚蔬菜实行“椰糠无土栽培”。目前,正在整地、开沟、铺隔离膜、安装滴灌带、准备填充椰糠。
刘德春介绍说:“椰糠就是椰子外壳纤维粉末,是一种纯天然的有机质介质,再通过水肥一体化,将可溶性固体或液体肥料,按土壤养分含量和作物种类的需肥规律配对,把水分、养分按比例直接提供给作物,这样更有益于农作物生长。
刘德春告诉记者,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缓和,他的大棚蔬菜比较好销售,主要卖往上海、苏州、无锡等地。每天,都有货车装载运货,供不应求。下一步,他还将种植猕猴桃和葡萄,将大棚种植的效益发挥到极致。
不远处,张涛的蔬菜大棚又是另一番景致——他正在和妻子在大棚里给茄子施农家肥。“我承包了20亩地,建了5个温室大棚,每年生产蔬菜10多万公斤。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我开通了电商,将蔬菜销往广州、上海等地蔬菜市场。”张涛笑着说:“现在天气好,可每天采摘蔬菜。一斤青茄子批发价可卖2.5元,一个蔬菜大棚纯收入可达5万元。能赚到钱,我们种菜劲头更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