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盐城 > 射阳 > 正文
力推崇德向善,厉行勤俭节约,培育乡贤文化——— 鹤乡盛开“文明花”
2020-07-15 09:10:00  来源:射阳日报  作者:李文华  

  村民广场上乐于助人、勤俭节约等宣传标语随处可见,一幅幅写有尊老爱幼、邻里和睦、保护环境、爱护公物等字样的宣传画引人入胜。村里打牌的人少了、骂架的现象不见了,村民们的幸福指数不断提升,大家都说现在的日子过得越来越有劲,整个村庄洋溢着积极向上的生活新风尚。这是日前笔者在射阳县盘湾镇南沃村采访时看到的喜人景象。

  近年来,该县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两文”进村、“三创”兴家为载体,尊重民俗、抵制庸俗、拒绝粗俗,切实加强家风民风乡风建设,形成崇德向善、勤俭节约、文明健康的良好风尚,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凝聚强大精神力量。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乡村”目标,结合党员干部“三创”志愿服务活动,通过集中开展农村移风易俗等系列乡风文明建设,遏制农村红白喜事大操大办、奢侈浪费、盲目攀比等不良风气,坚决整治巧立名目收礼敛财等增加群众负担的行为,严厉打击非法宗教、封建迷信、黄赌毒等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倡导科学文明的生活理念,弘扬勤劳节俭的优良传统,形成节约光荣、铺张可耻的良好风尚,真正把群众的人情负担减下来,使农村的新风正气浓起来。

  农民群众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导力量,也是实现乡风文明的责任主体。为了更好地弘扬社会正能量,该县通过引导群众主动参与、自觉践行移风易俗,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落实为民惠民措施,把发动群众参与、凝聚群众实践、惠及群众生活落到实处。突出问题导向,摸清摸准农村旧俗陋习现状,把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找出来,围绕“移什么风”“易什么俗”找准问题、抓住重点、切中要害,有针对性地解决红白喜事大操大办、人情往来负担沉重以及封建迷信、非法宗教、黄赌毒等方面的突出问题。突出“两文”进村,把先进文化引领作为推动移风易俗工作的着力点,坚持正确导向,用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引导群众,树立良好家风。切实履行好组织者、示范者、实践者的责任,深入培育乡贤文化,挖掘和宣传乡风文明建设工作中涌现的先进典型和形成的经验做法,以点带面,全面推进。突出因地制宜,从实际情况出发,分类指导,破立并行。

  “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倡树文明新风,我镇多措并举深化改革,破除陋习,扎实推进移风易俗,大力营造积极向上、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四明镇党委负责人介绍说,“为了扩大宣传效果,我镇通过广播、政府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宣传移风易俗工作,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积极引导各村居开展‘好媳妇’‘好婆婆’‘好女婿’等文明之星评选活动,形成敬老爱幼、文明和谐的社会风气。各村居推举德高望重的老人成立红白理事会,本着节俭的原则负责村内红白喜事的流程和各项规定,积极弘扬文明健康的社会新风尚。”

  黄沙港镇渔民人数较多,移民人员复杂,文化差异性大,文明新风教育任重道远。“近年来,我镇把移风易俗工作作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以打造‘遵纪守法、明礼诚信、奋进求变、淳朴向善、理性包容’的民风环境为目标,精心部署,主动作为,着力推动社会风气向上向好转变。”黄沙港镇分管宣传工作的负责人向笔者介绍道。目前,该镇各村居选举产生村级文明新风理事会,研究制定理事会章程、红白事具体办理流程及奖惩规定等,实现移风易俗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实效。充分利用道德讲堂、宣传栏、微信群、LED屏等阵地,开展破除婚丧陋习宣传活动。新修订包含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喜事适办等内容的村规民约,实现群众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觉践行,为弘扬积极向善的文明新风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责编:盐城射阳文明办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