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傍晚,射阳县新坍镇新集村党群服务中心人气十足,学生们在看着漫画书,老人们聚在一起聊天看报;另一旁的幸福小广场上,男女老少随着音乐的节奏翩翩起舞;不远处,式样新颖、粉墙黛瓦的康居小区内,村民走出家门在配套设施齐全的公共休闲区域纳凉休闲……
昔日的贫困村已经悄然变了模样,一幅幸福和谐的生活图景铺陈开来。新集村有农户1020户,共3217个人口,近5000亩耕地。5年前,这个村集体债务达150多万元,是全市20个贫困村之一,直到2017年底才顺利通过市、县脱贫验收。
“对于一个无工业基础、交通不便的村来说,以工致富不可能,只有在土地上做文章。”该村党总支书记张桂兵说,村两委会一班人多次讨论、寻找出路,最终决定由村干部、党员带头规模流转土地,成立合作社,实施农场化生产经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入股户与集体双赢。
为给农民吃下“定心丸”,调动农民流转土地的积极性,村集体向入股农户承诺每亩地每年底价850元,其余的净收入由村集体、管理人员、土地入股户按5:3:2比例分配;而亏损则由村书记、主任、辅导员按5:3:2比例分摊,为入股户降低了风险成本,提振了村民信心。“以前自己种田,一年收入只有几千块钱。但把土地转给村里,还可以到合作社打工,一年能挣近两万块钱。”曾经的低收入农户倪路清流转了4亩地后加入合作社,在2019年便顺利脱贫。
2015年秋季,该村村民入股土地250亩;2016年夏秋,入股土地400亩,盈利11.6万元,亩均获利293元;2017年纯收入达到35.5万元,亩均511元;2018年,流转规模达到1000亩,年纯收入29.8万元;2019年秋,流转规模达到1600亩。几年来,合作社纯收入达到101万,为集体增加积累50.5万元,为入股村民增收近80万元,117户低收入农户全部脱贫,还清集体债务142万元。而应给予“三大员”的分红30.5万元,也被全部用于扩大集体生产规模中去。尝到甜头的新集村党总支、村委会更加自信满满,张桂兵说:“我们正计划实验并普及稻虾、稻鸭混养绿色生态农业,增加亩单产效益;同时,积极申报注册无公害有机稻米品牌,寻求合作商,购置大米加工机械,加工出售品牌大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