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盐城 > 射阳 > 正文
新宏土地合作社 盛开“致富花”
2020-08-27 10:33:00  来源:射阳日报  作者:王中印 崔飞龙  

  金秋时节,记者走进射阳经济开发区新宏村,看到成匡连片的水稻长势正旺,绵长的小河碧波荡漾,河堤旁的绿植郁郁葱葱……

  81岁的村民胡贵田在清扫完自家新房子后,哼着小曲走到屋前的小码头打水浇花,日子过得相当惬意。“多亏了村里建立土地合作社,不仅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且大家对未来更有盼头了……”

  胡贵田是新宏村的老住户,以前住在陈旧的老房子里,辛勤耕种几亩田,但生活不见多大的起色。“大家都很辛苦地种田,但赚不到钱,导致很多人开始撂田外出打工。”谈起这些,胡贵田直摇头。

  新宏村位于射阳经济开发区西端,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蜿蜒的地龙河穿村而过。然而,分散种植导致规模效益低,许多像胡贵田一样的农户并没有真正富裕起来。

  “田间管理不到位、品质不稳定、对外销路少……靠老办法提高亩产、增加收入不行了,必须搞规模经营,把各家各户的田集中起来,实行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收获和统一销售。”村党总支书记戴林儒介绍道。2017年秋,村“两委”经过调研,成功申报省级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项目,吸引农户146户流转660余亩,成立新宏土地专业合作社,并投资120万元建设高标准农田,种植优质稻麦。

  合作社的发展并不顺利,因为部分村民担心土地流转到合作社后要是搞不好,再转回自己种,怕地力下降。为此,经村民选举,产生了由入股农户、村监委、村委会主要成员组成的村监事会、理事会。在土地种植阶段,村监委和村理事会成员全程参与、督促,确保合作社每一分钱用到实处。通过两年的运营,合作社种植的稻麦连年喜获丰收,仅小麦亩均收入就超过1000元。

  粮食增产让入社的村民尝到幸福的味道,对合作社的依赖和支持更强了,与此相关的产业项目纷纷上马。2018年11月,该村投入170万元,新建烘干房413平方米、水泥晒场2000平方米,日可烘干粮食100吨。“我们按照每吨100元计算烘干费,除去烘干成本,每年获得的收益超过5万元。”戴林儒说。

  思路一转地生金。如今,依托合作社,该村每年能多增加近20万元的集体收入,村民人均年收入超过2万元。“下一步,我们将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探索复合种养模式,发展特色经营,不断发展壮大乡村产业,让村民在家门口增收致富。”戴林儒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责编:盐城射阳文明办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