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盐城 > 射阳 > 正文
小鱼苗“游”向大市场
2021-03-25 07:51:00  来源:射阳日报  作者:王明月 张同祥  

  阳春三月,正是鱼苗销售期。捕鱼、抬鱼、过秤……池塘边呈现“人欢鱼跃”的丰收图景。

  近日,记者来到射阳县临海镇渠西村鱼苗繁育基地,只见捕鱼工人正撑开渔网合力捕捞鱼苗,待一筐筐鱼苗捕捞上岸后,各地购买鱼苗的客户争先恐后地挑选。除了本县的村民,还有不少外市县的顾客闻讯前来购买,一派繁忙景象。

  “南边这个塘不到一亩地,昨天已卖了1万多块钱鱼苗,北边这个塘有5亩多地,今天已经捕了2500公斤,卖了3万多块钱,池塘里还有呢。”村民袁志平一边登记收钱,一边介绍说,这里家家户户育鱼苗,已有十几年历史了,有鲫鱼、草鱼、鲢鳙、鳊鱼、青鱼、鳜鱼6个品种。今年鱼苗价格比去增加了一倍,又是一个丰收年。

  渠西村拥有鱼虾蟹水面养殖面积2300亩,其中鱼种繁育面积达900亩,有110多户从事鱼苗繁育,已形成水产养殖产业链,是我县最大的鱼苗繁育基地。

  从连云港过来购鱼苗的王成军已经是这里的老客户了。“这里水质好,管理措施得当,鱼苗成活率高、生长快。我在这订了10亩塘鱼苗,以保护价收购,今天一趟就运了3600公斤鱼苗。”王成军说。

  鱼苗丰产丰收,渠西村里的鱼苗捕捞队收入也水涨船高。目前,全村有5个专业捕捞队,每队12人,每天每人工资250元左右,每个人年收入在5万元左右。“鱼苗繁育基地给我们机会挣钱,现在家里条件比以前好了很多,我准备这两年把家里房子好好整修一下。”捕捞队队长陈德金笑嘻嘻地说。

  面对日渐红火的鱼苗市场,村党总支书记陈浩有了新的想法:“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产业链,通过技术创新解决鱼苗运输过程中的综合成本和存活条件等问题,让小鱼苗‘游得更远’。”

责编:盐城射阳文明办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