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盐城 > 射阳 > 正文
播种田野新希望 ———射阳县服务春耕生产走笔
2021-04-14 09:16:00  来源:射阳日报  作者:杨向东  

  4月4日一早,射阳县合德镇凤凰村党支部领办创办的蔬菜种植合作社的10个大棚内热火朝天,“共享员工”们正在忙碌着采摘西葫芦,放眼望去绿意盎然、生机一片。

  “为了照顾家庭,我们村不少农民选择在‘家门口’就业,我们就组织他们加入射阳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农业生产中来。”凤凰村党支部书记邱安健介绍说,他们将“共享模式”引入春耕,对待岗在家的农民工进行摸底调查,与合作社、种粮大户进行对接,按照当地酬劳价格结算薪资。“既促进了春季田间管理、生产,又让农民工有了用武之地。”邱安健说。

  “不仅是‘共享员工’,我们的农机设备也‘共享’了起来。”黄沙港镇全友农机合作社陈凌志说。近年来,该镇的土地抛荒、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不足等因素制约着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劳动力大量的流失,使很多村民看不到农业、农村、农民未来的希望。为解决农民心头的无奈,陈凌志创办了全友农机合作社,该社按照村居各网格需求,将农机直接送到田间地头。

  全友农机合作社有大型收割机、农药喷施机、进口插秧机等数十台套机械,形成了耕、种、防、收等一站式服务,人工少、效率高。“今年是合作社成立的第12个年头了,没想到土地托管在农村还真的是大有作为。”陈凌志说,“尤其是在去年疫情发生期间,群众在家防疫,收成不受影响。”

  去年以来,该县农业农村局推出春季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名单,遴选出全县60多家合作组织,为群众提供“套餐式”全托管服务和“点单式”半托管服务,让群众足不出户就可备春耕。

  海河镇新运村的陈素海种了60亩小麦,因当地用工难寻。陈素海依靠该镇植保农机服务合作社的“到田服务”,解了他的燃眉之急。陈素海欣慰地说:“农户不出门,服务送到家,以后我再也不用为小麦春管犯愁了。”

  射阳县是农业大县、产粮大县,种粮面积达130万亩。据该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县已有60多万亩耕地纳入土地托管,占总耕地面积的46%,小麦施肥、除草等春季农业生产正有序进行。

  对托管外的农田,射阳县按照区域、地块、作物等情况划分网格,提供网格化包保服务。乡镇干部、村“两委”成员和农技专家下沉到田间地头,就农资转运、农机协调、灌溉统筹、生产防护等问题帮包督促落实。

  “我们将村居党员、干部、网格员,按照网格分到田间地头,全力做好春耕、春播服务工作。”临海镇相关负责人说。

  技术指导不能停,线下不行就线上。该县还建立起“面上调查、群内研讨、线上推广”的农技共享“云”模式,通过微信群、公众号等平台,技术专家线上开展苗情、墒情、病情、虫情等指导,基层群众不出门就能了解农情。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该县通过快捷办理资质证明、开辟政策性贷款“绿色通道”等服务,及时帮助全县各农资门市正常开门经营。目前,该县农资业户复业率已达到100%,储备种子、肥料、农药和农膜等物资5万吨,农资到村率在到了80%以上。

  4月2日一大早,射阳县绿禾农资有限公司就把32吨肥料送到了临海镇华扬家庭农场胡翠华家中。该公司总经理陆应松说:“当前正值小麦拔节期,全县肥料等农资需求飞速上升。我们在元月份就组织了3000多吨农资,已满足全县种植户的需求。”

  农时不得误,春日赛黄金。该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说:“我县通过大田托管、包保服务、人员设备共享等多种方式,打通农民下田、农机作业、农资供应等堵点,全力组织春耕生产,确保不误农时,保障夏粮丰收。”

责编:盐城射阳文明办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