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盐城 > 射阳 > 正文
课后延时服务:托举学生“多彩梦” 搭建成长“大舞台”
2021-11-06 09:57:00  来源:射阳日报  作者:记者 周婷婷 李盼 通讯员 江仁彬  

   “课后服务解决了我们不能按时接孩子和放学后孩子无人看管、作业无人辅导的问题,相比较社会上的补习班,让孩子留在学校参加课后服务更安全、更放心,实实在在为我们减了负!”放学时间,接孩子的家长们说道。自今年秋季开学以来,射阳县各学校立足学生需求,整合多种社会资源,探索多元服务形式,全力推进课后延时服务工作,努力做到让家长放心、满意,让孩子学有所获、快乐成长。

  11月4日,下午4点半记者走进射阳县新城实验小学,放学后的孩子们迎来了一场妙趣横生的泥塑课,一块块陶泥经过他们双手的塑造,就变成了鲨鱼、小鸭子等各种惟妙惟肖的小动物。孩子们全神贯注,完全沉浸在动手创造的乐趣中。四年级小学生张茜雯激动地告诉记者:“我是第一次参加泥塑社团。今天老师教我们做动物模型,我做了一款鲨鱼,我自己还觉得挺好看的,自己动手做出来的,我很喜欢,也很有成就感。”

  随着“双减”政策落地,素质教育迎来了政策红利期。考试少了,作业减了,学校也有更多时间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多样化的教育。正在教泥塑课的老师王舒扬告诉记者,他们开设了将近20种特色社团课程供同学们选择,“在辅导作业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选择社团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创新精神和动手动脑的创造力。”

  课后延时服务不仅让学生开心,也让家长暖心。走进四明镇小学,记者不禁被放学后欢畅的氛围所感染:部分老师带着孩子们在操场上踢足球,肆意挥洒着汗水;部分师生安静地在专门设置的区间内下象棋;部分老师正在带着孩子们在上音乐课。“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选择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小组参加活动。我参加了音乐兴趣小组和舞蹈兴趣小组。每周可以上2-3节。”四年级小学生徐步遥开心地说道。

  在四明小学校长董友军看来,双减就是让孩子减轻校内的课业负担,减轻校外的培训负担。孩子在校园里能“学饱学好”。“我们的课后服务分为2个时段,除了安排科普、文艺、体育等一系列社团活动,还安排了作业辅导。”而这对于农村孩子的家长来说,短短的两小时解决的是他们在子女教育方面的大问题。“今年开展延时服务后,学生的作业都能在学校完成,成绩还提高了,而且回来就跟我说她在学校踢足球、画画了,还可以唱歌跳舞,每天都特别开心。”接孩子放学的家长潘晓林提到课后延时服务,脸上洋溢着笑容。

  射阳县新城实验小学和四明小学的变化,只是该县落实“双减”政策的一个缩影。据了解,自9月份开学以来,我县课后服务采取“作业辅导+素质拓展”模式,遵循“一校一案”的方针,螺旋式推进,不断增强教育服务能力,办有温度的教育,不断擦亮“学在射阳”品牌。

责编:盐城射阳文明办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