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盐城 > 亭湖 > 正文
退伍不褪色的“抗疫尖兵”
2020-02-10 09:35:00  来源:醉里挑灯文学论坛微信公众号  

  “在抗疫一线,他照样是一名能征善战的‘尖兵’!”这些日子,在亭湖区大洋街道盐海社区,一提到党员、转业志愿兵、社区网格长包瑞军,几乎人人会竖起大拇指。

  1月26日,街道疫情防控命令一发出,包瑞军就仿佛接到了“战斗动员令”,当即主动请缨,要求党组织安排自己到潜在危险最多、防控任务最重的抗疫最前沿去。“每次重大灾害发生时,人民子弟兵都是地方群众的‘守护神’。”包瑞军对盐海社区党委书记戴晓花说,“如今,我虽已离开部队,但军人的精神与作风没有丢,在当前的抗疫一线,我依然要奋力拼搏,为居民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铭记着铿锵的誓言,包瑞军火速投入到社区首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一线。每天和大家一起,走街串巷、马不停蹄、没日没夜地为抗疫而奔忙,向居民发放公开信、倡议书,排查外来人口和有无发热人员,对辖区进行“拉网式”疫情防控巡查,向困难家庭发放防疫物资……近段时间,包瑞军平均每天工作时间都在12小时以上,加班加点成家常便饭,却从没喊过一声苦和累。“48岁的人了,却像年轻人一样整天充满干劲,特别是遇到有外来人员不配合、与重点户近距离接触等难题时,他总是第一时间挺身而出,真是典型的军人作风!”对包瑞军的“拼命三郎”劲头,同事们纷纷予以由衷的赞许。

  “仅有热情还不够,得忙在点子上,确保每一粒‘子弹’都命中目标。”包瑞军三句不离曾经的“军人本行”。他所负责的网格包括4个小区,共有385户,1162名居民,人员构成复杂,涉及多个层面,而且流动人口、外来人员较多。面对疫情排查这个“烫手的山芋”,包瑞军不怕难、不怕烦、不怕累,他综合运用“大海捞针”的韧劲和“靶向突破”的巧劲,通过入户随访、侧面了解、曲线摸排、微信视频联系等方式,对人员信息进行全面核查、周密分析、精准研判,确保排查工作无死角、无盲区、无真空、无漏洞,达到情况清、数据准、动态明。经艰辛排查,发现武汉返盐人员1人、重点人员1人。虽然人数不多,但包瑞军予以十二分重视,立即启动“扫描行动”,除时刻关注、密切聚焦“敏感人员”的动向外,每天上午、下午、晚上还都登门走访一次,确保万无一失。“唯有用‘热忱+认真+细致’来操控,我心里的那个‘雷达’才会准而又准,才能牢牢把控辖区疫情。”

  最是风雨初心映,抗疫前线便是家!自背上行囊跨入军营那天起,包瑞军在献身国防的十多个春秋里,经历了无数次离别。而疫情当前,他再一次别离小家,献身“大家”。疫情防控工作给湖北返乡居家观察人员日常生活带来不便,包瑞军第一时间了解相关人员的生活动态,并热心地提供生活所需物资。对有需要的群众,他总是及时送去口罩、温度计以及基本生活用品。而对他来说,回自己的小家却像住旅馆一样,每天很晚到家,草草眯几个小时,一大早又回到了社区防疫“阵地”,有时甚至几天都回不了家。包瑞军的家人响应国家号召,基本上全天候待在家里,却格外放心不下整天在外奔走的他,可他忙起来连接个问候电话、看个叮咛短信的时间都没有,更不谈视频通话了。无奈之下,家人只能将满腔牵挂埋藏在心底,默默祈愿疫情尽早消除。

  “从全市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那天开始,身处基层最前沿的社区党员干部们便24小时在岗,全天候、全身心地投入到抗疫攻坚战中。”谈及包瑞军,大洋街道办事处主任金东霞感动地说,非常时期体现非常精气神、非常战斗力,包瑞军和社区同事们一直奋战在抗疫的第一线,特别是作为退役军人的他,以奉献的情怀、坚强的作风和有力的举措,坚守阵地看好社区这个“大家”,为辖区居民尽职尽责,“他既是大家的代表,又是大家的楷模。”

  对此,盐海社区一班人深表认同。“其实,包瑞军在抗疫前线的突出表现也在意料之中。”对包瑞军十分了解的同事们都这样说。的确,包瑞军在部队时就是一名勤恳上进的“尖兵”, 先后当过航材仓库管理员、军械仓库管理员、汽车驾驶员,他干一行爱一行,不仅勤学苦练业务技术,而且积极承担急难险重任务,多次被评为“优秀士兵”,还曾受到过嘉奖。退伍后,担任出租车司机的十多年里,他记不清有多少次设法找到将物品遗失在车上的乘客,或将物品上交给相关部门。他还在中考、高考期间,多次主动加入“爱心车队”,为学子们送考。

  “严阵以待,备战有我们!休戚与共,冲锋有我们!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我作为一名‘老兵’,更应该闻令而动、应声而到,用坚守诠释退伍不褪色的责任与担当!”在自己的手机“备忘录”上,包瑞军这样写道。(作者/孙成栋、王睿)

责编:乐剑浒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