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来到先锋街道整治一新的凌庄河,只见河水清澈、水面洁净。“如今的凌庄河不再是之前的臭水河,这里景观面貌焕然一新,河岸护石整齐,绿化植被郁郁葱葱。”居住在附近的市民李学中称赞道。
为了打造水清岸绿的美好家园,今年以来,我区扎实开展城乡河道整治,计划完成全区境内23条黑臭水体治理,疏浚大中小沟139条、198.61千米、238.77万方,目前正按时序有力推进。
广泛动员,开展集中整治
5月25日,记者在新兴镇永丰渠、中冈河、东伏河、跃进河等河道垃圾清理现场看到,有的管护人员手拿竹竿、网兜等工具打捞河道中的垃圾漂浮物,有的管护人员正使用铁锹、火钳等工具清理岸边垃圾。
“河道整治是为民办实事项目,我镇出动237人次,对全镇大中小河道进行拉网式清理。同时,还对河坡两岸杂草、菜籽秆及毁绿种菜进行清理,对养殖家禽围栏加大清除力度。”该镇垃圾中转站站长倪同胜说。
连日来,我区广泛动员群众,全面开展河塘沟渠集中整治,确保河道水清、通畅、岸绿、景美。大洋街道组织人员对大洋中心河毁绿种菜进行集中清理;文峰街道对辖区内河道进行巡查,清理25处岸坡垃圾、35处河面垃圾和水生漂浮物;南洋镇对巡查朝阳河、中心河时发现的漂浮物和白色垃圾进行及时清理;盐东镇对集镇河道垃圾进行打捞清理,并清理河内渔网……
分类推进,坚持“一河一策”
“河道两侧居民住宅较多,排污系统不完善,长期积累下来,河床淤积、水面漂浮杂物较多。”日前,在东亭湖街道新民河整治现场,该街道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我们针对该条河的实际情况,准备进行综合整治,先将河道内污水排空,并将河道内淤泥清理至岸边,然后整治岸坡,再重新调水引流。”
自开展城乡河道集中整治以来,我区就对各河道的基本概况、水质、排污口、水环境等详细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制定“一河一策”,并对河道存在污染源、沿岸居民河道整治过程中的各类问题进行逐一登记,建立完善“一河一档”。
“街道范围内共有13条河道,专门邀请了区水利局业务骨干进行实地考察,根据考察结果分别制定整治措施。”大洋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对河坡平整的跃进河、朝阳河和小新河采用木桩固定的方式实施“木桩护坡”,对整治困难的沟河进行埋设管涵,全面提升沟河整治标准。
推行“河长制”,形成长效管护
5月26日,记者在盐东镇利南河看到,“河道河长公示牌”尤为抢眼,上面标注着河流名称、河流简介、村级河长姓名电话、河段治理目标以及监督电话。
“该河共疏浚土方3.5万方。”该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在施工过程中,为腾出施工作业面,共移栽银杏树112棵。“下一步,将对新疏浚的河道,实行全面植树种草,禁止耕翻种植。对所有农村河道进行长效管护,随时接受广大群众监督。”
为了打造环境优美、水质良好的河道精品工程,我区按照“边建边管、建管并重”的原则,对河道全面实行“河长制”,签订河道管护合同,明确河道管护内容,建立长效管护机制。同时,不断严格督查考核机制,由区水利部门牵头成立专项监督组,分赴全区各大中小河道进行不间断巡查,确保实现“河岸无垃圾、水面无漂浮物”的目标。(蔡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