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上午9点刚过,便仓镇西团村村民张凤英已经在西团村至明亮村的农村公路上清扫了近3个小时。“最近气温又降了一些,早晨6点左右出的门,比以往稍微晚了一点。”张凤英一边说着话,一边用钳子将路边的杂物夹进随身携带的袋子里。
张凤英是西团村的一名道路清扫保洁员,每天要对村里主次干道进行清扫保洁。“我们村的保洁员实行的是分片包干制,负责的路段区域就在自己家附近。除了进行道路保洁外,还要帮助进行垃圾清运等工作。”西团村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不仅仅在西团村,当前全区五镇87个行政村都按照常住人口150户配备1名保洁人员的标准,组建起了稳定的保洁队伍,每村还配备1名垃圾转运人员,五镇共有保洁和收运人员760多名。”区城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他们对农村的生活垃圾做到定时、定点收集,形成了日渐规范有序的垃圾收集保洁制度。
今年以来,我区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与集中收运作为提优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的一项基础工作来抓,在全区范围内建立起“户清扫、组保洁、村收集、镇集中、区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运和无害化处理体系。截至目前,五镇生活垃圾集中收运覆盖率实现100%,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五镇垃圾中转站日压缩转运生活垃圾130多吨。
为了切实提升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效率,我区按照环卫网格化的模式对农村生活垃圾进行集中收运,各村安排专门保洁人员负责日常保洁,由村组进行督促考核,保洁人员将垃圾桶内的垃圾统一收集送至村组垃圾中转池,各镇中转站负责组织人员将垃圾运至垃圾中转站,区环卫处协调二级运输企业将垃圾送至垃圾处理厂,形成了城乡一体化收运处置生活垃圾的闭环模式。
只有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才能保证垃圾治理有效推进。基于这一认识,我区在五镇建设生活垃圾中转站5座,配备压缩设备10台,并在每个中转站配建渗滤液处理设备;按照3—5户配备1只垃圾桶的标准,已配备垃圾桶2万多只;为保洁人员配备垃圾收集车700多辆、转运车辆100多台,确保每村至少配备1辆垃圾转运车,今年还为各镇新申请采购了50辆垃圾转运车;为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我区还先后在五镇建设易腐垃圾处理中心,目前黄尖、盐东、便仓已建设完成……
“下一步,我区将不断总结经验,持续创新推广,以更新的思路、更实的举措,扎实做好农村垃圾分类工作,继续升级改造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转运、处置设施等功能,全力打造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亭湖。”区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颜进 周卫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