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栋栋黄墙红瓦、排列整齐的楼房引人注目,一条条村庄河道清波粼粼、两岸树草相间,四通八达的宽阔硬化路面承载着农民富足的收获和希望……10月16日上午,记者慕名来到“省级特色田园乡村”——新兴镇新永村新型农村社区采访,优美的景观、独特的设计,让人流连忘返。“我在这里生活了半个多世纪,见证了村庄的显著变化,以前垃圾成堆、河水黑臭、村舍破旧、环境脏乱,现在不仅环境好,交通也十分方便,居住得非常舒心,如今我们过上了让城里人都羡慕的日子。”在配套小菜园里种植蔬菜的吴德春大爷对如今的生活赞不绝口。
新永村积极创建特色田园乡村,用绿色生态项目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是我区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与城乡融合发展、建设美丽宜居新农村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区围绕“生态优、村庄美、产业特、农民富、集体强、乡风好”定位,充分利用村落、田园、河流等空间要素资源,将特色田园乡村创建与农房改善、美丽乡村建设、传统村落保护、农村环境整治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因地制宜整合升级现有建设项目,建成了一批既有“颜值”又有“内涵”的特色田园乡村,让群众看得到风景、留得住乡愁、获得了实惠。
每到傍晚时分,先期入住的黄尖镇花川新型农村社区居民总喜欢三三两两来到文化活动广场,打球、跳广场舞、散步……该村村委会主任周武勋介绍,目前,新型农村社区一、二期已交房136户,三期188户正在加快建设,明年1月底前完成交房。漫步村中,花草茂盛,民居古色古香,吸引不少游客慕名前来观摩。秉持“特色田园乡村关键要留得住人”的理念,花川村根据“十有、五到位”的标准,建设便民服务中心、卫生室、文体活动广场、公共停车场、超市等配套设施,并利用临近集镇的优势,引导协助村民到第一罾庄园、大地乡居精品民宿、福源中药、中医养生馆等企业上班,让村民在家门口圆了就业梦、致富梦。
各村居还积极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持续加强农耕文化、民间技艺、乡风民俗的挖掘、保护、传承和利用,在文化特色、公共服务、增强活力上下功夫,进一步丰富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内涵。新洋经济区三英村结合新洋港、串场河等现有景观,合理规划村庄中的道路、绿地、水系,瞄准高端农业业态,做足观光农业、体验农业、创意农业的大文章,着力打造城北农旅结合、城乡融合的优质示范点,在改善村民居住环境、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的同时,让村民的日子越过越好、越来越丰足。
(王勇 陆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