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11:40,邢继章老人锁好门,走路两三分钟便到了小区内的养老服务中心助餐点准备就餐。老人点了两个菜,包菜炒肉丝、焖豆腐,一共6元钱,饭汤免费。“一个人不想开伙,太冷清,也麻烦,现在中午、晚上几十个老年人聚在一起,边吃边聊,胃口好了不少呢。”邢继章说。
万户新村是市区建成最早、最大的开放式商品房住宅小区,1万多人口,其中三分之一是老年人。而这个群体中,空巢、残疾、失能者也占比不小。如何让这些老年人在家门口吃上物美价廉的“暖心饭”?去年,我区将该小区列为省级美丽宜居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改造提升,解决老年人的“吃饭问题”摆上了台面讨论。
五星街道回租了280平方米的经营性用房改造成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引进了“禾康”智慧养老,为小区老年人提供午餐、晚餐和日间照料服务。自今年6月30日运营以来,每天要接待100多名老人。“荤素搭配,两荤两素最多十块钱,就能吃得饱饱,晚餐的价格更低。”该助餐点负责人王小凤介绍,非就餐时间,老人们也可以在这里下象棋、练书法、学剪纸、唱红歌,享受日间照料服务,他们在这里身心愉悦。
这次改造,补齐民生“短板”,既重“颜值”,更重“内涵”,特别是适老化改造更是细微之处见真情,一点一滴见初心。社区原有的一幢193平方米的服务用房,如今也被改造成为老年助浴中心,服务对象以“65周岁以上分散供养的失能、半失能、残疾、特困和其他享受养老服务补贴的老年人”为主,提供集中或上门“个性化助浴”服务。
不仅如此,小区里的废弃菜场大棚还被改造成了668.9平方米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设置万户记忆、万户实物、万户书房、万户受益等功能,同时增设书法、绘画、阅读、棋牌、淮剧小舞台等老年人喜闻乐见的实用功能。“每天约几位‘老伙计’来这里看看书、下下棋、练练书法,还可以免费理发,晚上再听听淮剧,没想到在亭湖老小区还能享受这样的惬意生活。”81岁的社区居民卞士俊如是说。
小区里有多位80岁及以上失能老人,整天卧床,家人为其洗澡十分费力。“现在,有需求的人家只要一个电话,我们就上门服务。”盐城一路同行养老服务有限公司万户新村助浴中心负责人张晶说,这个助浴中心设置了等待区、更衣区、烘干区、洗浴区、无障碍卫生间,所有洗浴工具均为适老化设计,降低失能老人在洗浴时受到伤害的风险。
考虑到一些家住五楼、六楼的老年人上下楼不便,改造指挥部在征得居民同意后,为符合条件的四区9号楼两个单元加装电梯。“区和街道两级财政补助20万元,三至六楼住户分摊费用,掏得最多的一户也只要4万多元。”万户新村社区党委副书记蒋敏说。这两部电梯正在加装之中,预计还有不到40天,住在高层的老人就能享受到“上上下下”的便捷。
这次改造,还为特殊老人群体和留守儿童等101户家庭安装了智慧预警系统,通过出入频率、智能水表、燃气报警、智能烟感、高清监控、人脸识别等,只要发现异常就会主动预警,社区、物业在第一时间接收提醒,跟踪处理。
一处处暖心改造,一个个贴心细节,让小区的百姓交口称赞,感谢信、锦旗不断送到改造指挥部。
今年7月,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公布了2019-2020年度省级宜居示范居住区创建项目评价结果,万户新村小区成功登榜。
“改造共分六批次进行,目前已经完成三个批次。最终打造城市生活片区综合整治的‘样板间’,让‘最老的小区’拥有‘最新的生活’。”五星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陈永刚说。
(张勇峰 王玉海 徐德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