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采取流水作业法来提高服务效率的,再根据不同的需求整合按照轻重缓急进行服务……”在县残联举行居家托养服务人员经验交流会上,响水县六套中心社区和运河镇的服务人员各自分享了自己在服务中积累的经验。他们着重介绍了如何提高服务水平、如何拍好服务中的照片以及在服务中如何发挥个人特长与残疾人家庭建立沟通和交流的关系。这是县残联为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打造我县居家托养服务品牌的又一创新举措。
自去年响水县开展居家托养服务以来,承接服务的单位把服务人员上门服务作为主要内容,先后通过人员招聘入口关、定期服务技能培训、服务月度之星评比和服务对象测评等,激发服务人员的服务热情和动力,确保把党和政府的民生实事项目落实落好落到位,提高居家托养服务对象的生活质量,让广大残疾人和社会满意。
为了能更好地服务残疾人,县残联居家托养中心平台针对服务对象由去年的120人增加到今年的230人,服务对象的不同实际、服务人员的技能不一、服务期望值的高低、服务内容的多样化等托养实际,在深入残疾人家庭调研与征求服务人员意见的前提下,确定利用定期组织服务人员集中培训机会,由每月评比出的“服务之星”为大家作经验分享,同时在微信群里开设服务“经验大家谈”活动,以此提高服务人员相互交流、相互提高的积极性,既让老同志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又让新来的服务人员尽快胜任这份特殊工作。服务人员在服务残疾人员的时候,不仅做到有爱心,还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交流中,服务人员还特别分享了在服务残疾人过程中遇到突发状况时,如何快速应急处理的方法。
交流平台的搭建进一步提升了服务人员的整体服务水平,特别是掌握了遇到重度肢体残体内有钢板不可以随意翻动身体等情况,需按照规范流程操作,学会科学合理的处置与有效的护理方法。交流培训会上,不仅分享了他们的服务经验,而且在服务人员中形成“传”“帮”“带”的工作氛围。同时,针对目前的疫情状况,服务人员在上门做好服务的同时,还化身疫情宣传员,把防疫知识带到残疾人家中,提醒残疾人家庭配合社区积极做好常态化核酸检测、接种疫苗、减少外出等防控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