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在响她饰品(江苏)有限公司,十几名女员工正在编织手工制品,一团团各色的绒线在巧手下来回穿梭,起针、入针、回钩……每个步骤都一丝不苟,她们用手指温度传递着“工匠精神”。这仅是县妇联引领农村妇女增收致富的一个缩影。
乡村振兴,生活富裕是根本。县妇联通过调研发现,全县现有农村留守妇女约1.5万人,这些妇女希望在家陪伴孩子读书的同时,能够通过就业创业增加家庭收入,提升自身价值,成为工作和生活的“多面手”。为此,县妇联充分发挥“联”字功能,着力打造“响她”品牌,坚持项目驱动、典型带动,通过资金、技术、信息、平台等全过程、全要素服务,为留守妇女创业就业铺路搭桥,强技赋能。
发展“响她”手工,做足“帮”字文章。毛线制品、电子元器件、服装等来料加工可不挑时间、地点进行灵活作业,很受农村留守妇女欢迎。“苏垦慧创”来料加工示范点项目安排留守妇女就业人数达280人。县妇联组织成立手工创意公益协会,在多个镇区开展手工培训,累计培训近 1000人,目前正常从事手工编织的有300人,月收入两千元以上, 从事来料加工的女经纪人持续增加。
做强“妇帮”家政,扩大“家”字影响。近两年来,县妇联坚持推进巾帼家政创牌行动,持续实施妇帮暖心——巾帼家政关爱贫困妇女、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培训、“巾帼家政百村行”等系列实事项目,已累计培训、就业3000多人,其中留守妇女500多人。
聚焦现代农业,发挥“联”字优势。坚持党建引领,以“同创园”为载体,把妇联组织建到农业经营主体上,把妇女小组建到产业链上,把留守妇女的增收路径落实到产业经营上。创新巾帼创富行动,探索“产业妇联+同创园+低收入妇女”的模式,有效推进群众创业就业,先后帮助1500余名妇女增收致富,培育20余名“女能人”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土专家”“领头雁”,“苏垦慧创”农业类示范点项目带动留守妇女就业人数达228人。
搭建“双创”平台,增强“带”字效应。在全县范围内实施“苏垦慧创”苏北农村留守妇女就业创业行动计划,让农村留守妇女学技能、稳就业。积极培植各类留守妇女创业就业示范点,挖掘一批新的巾帼领办企业(项目),引导全县小微企业加快自身发展的同时,切实增强社会责任感,优先聘用农村留守妇女,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该项目已扶持14个示范基地,帮助723名留守妇女就业,人均年收入超2万元。
县妇联通过各类项目的帮扶实施,使全县农村妇女实现“三提升”。精神风貌提升,有了合适的工作、稳定的收入,农村留守妇女更加自信。家庭幸福指数提升,能够就近就业,方便对老人小孩的照护,更有利于亲人和睦、家庭和谐。农村女性创业能力提升,各类示范基地通过帮扶,在经营管理、资源链接、技术革新、用工招聘等方面获得收益和改善,使企业(基地)发展更加健康平稳。“县妇联将坚持把关爱农村留守妇女,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创业就业作为助力乡村振兴的着力点,打造‘响她’品牌,帮助农村妇女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县妇联主要负责同志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