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盐城 > 响水 > 正文
盐城响水:南河做足土地文章释放强村富民红利
2022-09-07 08:43:00  来源:响水日报  作者:陈林 王声高  

  9月3日,艳阳高照,秋风送爽,在响水县南河镇头甲村境内的西兰花大道两侧,100多位村民正在西兰花田间锄草松土。“我是快到70岁的人了,重活已经干不了,像田间锄草这活还没问题,天也不热,每天100多元工资,知足了。”正在干活的村民张花告诉笔者。南河镇在南潮河以北的村都实施土地流转,建成特色农业产业基地,村民流转土地后,没外出的村民大都选择在附近基地打工,遇到农忙时是“一人难求”,种植大户更是通过临时上调工资等方法来招工。据了解,像采摘毛豆等阶段,一个村民每月收入可达5000元以上。“村民们虽然流转了土地,但他们没有离开土地,在土地上收入反而比原来有大幅度增加,有的家庭夫妻俩正常在基地干活,年可为家庭增收四五万元。”该镇加庆村党总支书记朱召林说。

南河镇充分挖掘自身的土地资源优势,多措并举推进土地流转,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助力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实现了村强民富产业旺的良性发展。

  如何让土地“产金流银”实现高效益?南河作为传统的农业大镇,有10多万亩耕地,干群经过“思想大讨论”,实现观念理念大转变,通过多轮土地流转、大力招商引资,已建成九丰现代农业基地、万银农产品加工基地、西兰花特色产业廊道。如今,该镇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已成为全县对外的一张名片。

  土地增能量,强村是关键。如何实现村集体积累逐年增加,能有更多的资金服务百姓,该镇经过深入调研,只有“靠山吃山”,在土地上做文章。组织条件成熟的村居开展土地流转,“小田变大田”,破除地块田埂,整理平整闲置沟渠,复垦田间河塘,统一规划基础设施,溢出土地面积。“我村今年初实施西兰花大道东延两侧土地流转,溢出土地370多亩,一次性为村集体积累增收40多万元。”头甲村负责人介绍。据了解,该镇已有王集、兴南、头甲、昌盛等5个村通过开展土地流转,率先实现集体积累收入突破50万元,解决了村集体“无钱办事”的困扰,服务村民的积极性高涨。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前不久,全省蔬菜生产全程机械化装备展演、西兰花规模化育秧现场在该镇举行,为全镇加快特色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同时,该镇今年在头甲、加庆等村流转土地8000余亩,拓展西兰花种植规模,为产业发展留足提升空间。“土地是我镇的优势,如何彰显优势、用好优势,我们正不断探索创新,已经走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且可持续可推广的发展之路。我们将深耕土地这篇大文章,发展好优势特色产业,实现强村富民,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该镇农业农村局的负责同志信心满满地说。

责编:盐城响水文明办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