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种植的西兰花,亩产可达2500-2800斤,比去年增产500斤左右。”响水县西兰花种植大户叶恩君喜上眉梢,“针对连续高温天气,我选用了耐高温的‘喜迎门’品种,还采用了全程滴灌……”像叶恩君这样的大户在全县有上百人。他们掌握种植技术,种出的西兰花不仅个头大,品质也优良,花球圆紧,蕾粒均匀,色泽浓绿,口感爽脆。
放眼绵延十公里长的西兰花海,碧波荡漾,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一棵小小的西兰花,已发展成年产值12亿多元的大产业,带动近4万农民创业就业,成为群众的致富花。
科技赋能,西兰花“越开越艳”。高科技手段、智能化机械等,不断为西兰花产业插上腾飞的翅膀。“我这里配备了一台进口的蔬菜播种机,每小时能生产1000盘的穴盘,以前国产机器一小时能播300-500盘,而这台一小时能播1000盘的西兰花苗,不仅速度快、精度高,出苗率也达到95%以上。”盐城春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育苗基地负责人应玉萍说道。
全程机械化让西兰花种植更轻松、更高效。育好的西兰花苗搭乘北斗导航无人驾驶移栽机,沿着程序设定的路径,选定种植位置,整齐栽植在一望无际的大田里。“这高科技无人移栽真是好,操作方便、简单,以前100亩地,10个人要一个星期,用这个机器两天就干完了。”种植大户刘宝称赞不已。“我们还因地制宜进行春秋两季种植,采用大棚、小拱棚、滴灌+薄膜等种植模式,让西兰苗既保温又保湿,长得又快又好。”县农业农村局蔬菜站站长、推广研究员徐亚兰介绍说。
保鲜保供保市场,拉长做粗产业链。我县在做好科技栽培的同时,配备了专业的“大冰箱”,积极下好集冷藏、保鲜、加工于一体的“后手棋”。“我们先后建成宝青、万洋等20多座冷库,单次冷藏能力已达三万吨,保鲜能力最长可达70天,实现错峰销售,春节期间也能品尝到新鲜的秋季西兰花。”县西兰花产业协会会长秦永斌说。时下,6万亩左右的秋季西兰花又将迎来一个丰收季,预计收成在1.5亿斤,产品全部销往国内外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