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硕果飘香,灌河南岸的响水大地处处洋溢着喜庆党的二十大浓厚氛围,全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以无比喜悦的心情,谈成就、说发展、话未来。十年来,响水县城市建设投入力度不断加大,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巨大变化,真正给市民带来移步换景、美如画卷的视觉享受。
十年砥砺奋进,十年奋发有为,十年硕果累累。响水县倾听群众心声诉求,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期盼的热点、难点问题。杆线整治就是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生动事例。在县政府的统一调度下,供电部门以及电信、移动、联通等各家通信运营商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在整治工作中加强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集中力量打好杆线专项整治攻坚战。他们建立健全沟通协调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建立问题台账,落实有力措施,精准细致开展工作,共同解决工作推进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保证了整治工作无缝对接、高效推进。在红旗路、双园路以及花园小区等整治现场,每天都可以看到通信部门的施工团队车来人往、抢工会战、热火朝天的施工场景。经过整治,私拉乱接、空中“蜘蛛网”的现象基本消除,不仅进一步优化城市环境,保障城市安全,而且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家住红旗路的73岁居民陈来喜看到整治后的效果开心地说:“十年前我们这里经常因为电视信号问题而影响收听收看,现在线路改造,街道焕然一新,给我们带来很大的方便。”
十年来,县委、县政府不断优化布局、完善功能,着力建设美丽宜居宜业新城乡。持续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全面增加群众身边的公园、绿地数量,通过消除裸露地面、绿化亮化提升、增设景观小品、配备便民服务设施等,用“小工程”编织“大场景”,打造成适合人们日常休闲、游憩的“口袋公园”。据了解,今年为民办实事工程口袋公园计划新建和改造共计5个,截至目前已全部完成并投入使用。在满足群众户外锻炼、健康娱乐需要的同时,爱琴海购物广场、党员培训基地等144个城建重点项目也高效推进,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改造稳步实施,灌江雅苑等7个安置小区加快建设,5个后街背巷片区化改造顺利完成……构成了一幅充满生机活力的城市发展新画卷。
响水县整合区域资源、推动区域联动、打造区域特色,完善城东、城南等重点片区组团式开发规划的同时,重点打造了一批有特色、颜值高、吸眼球的“品牌”项目。同时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县城、国家森林城市等创建工作,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持续加强,交通圈、教育圈、医疗圈和健身圈等“多圈合一”,长江路、清源路等一批“断头路”加快打通,整个城市更加舒展、更加流畅、更加有序,市民的满意度持续提升。中国好人、老八路周仁甫在游览县城风景后感慨地说:“十年来响水变化巨大,现如今风景美如画。作为一名老党员,我会利用‘仁甫微课堂’ 深入宣传二十大精神和响水的发展,让更多人了解响水、投资响水、建设响水,共同为响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