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衡阳是县特殊教育学校的一名美术教师,也是陶瓷类国家一级高级技师。他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获得了许多赞许;他没有“桃李满天下”的荣耀,却一直坚守着自己的梦想,无私地他把爱心奉献给了残障学生。
前不久,他的作品《照石》在“青春梦享——江苏省青年美术家协会2022新人作品展”中荣获新人奖。该作品是由金属焊接而成的雕塑盆景,是他教学之余的创作。《照石》在江苏省青年美术家协会2022新人作品展展览现场,得到多位领导和嘉宾的高度评价。
“这次获奖的作品是我用老校区搬迁时废弃的钢筋、钢缆切割焊接而成的,通过对旧城改造过程中废弃的材料进行创作,形成这种特有的金属焊接艺术形式,我想表达的是一种坚韧不拔、锐意创新的城市气质。”盛衡阳说。
在盛衡阳平时教学的一间工作坊里,长桌上摆放着另外两件金属焊接作品。同获奖作品一样,远观造型灵动、栩栩如生,近前仔细观察方可看出钢筋焊接的痕迹,令人称奇。除此二物之外,大大小小的陶瓷成品和半成品摆满了数个展架,这些陶瓷造型沉稳而精致。据盛衡阳介绍,这些作品大多出自他所教授的学生之手。谈到令他印象最深刻的一件学生作品,他十分自豪。有次上课他让一位女生用画笔在瓷盘上描绘“什么是美”,女生寥寥数笔画上一截棕黄树干,而后用颜料在剩余的空白处点缀上五彩缤纷的斑点,他直言这种对颜色的搭配和对美的感受是质朴而富有感染力的。“我希望利用自己的专业,通过课堂传播技艺给更多学生,帮助他们培养一技之长,从而更好地融入社会。”盛衡阳表示。
盛衡阳每周教学13节课,一堂课有6名聋哑学生,这些学生大多十三四岁。他坚持从无到有教授学生全过程制作陶瓷器,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掌握这项技能。一件精美陶瓷器的诞生,从滚泥片开始,利用泥片和易拉罐完成造型,制作杯底和把手,再进过绘制图案、上釉烧制等流程才算完成。盛衡阳从手把手示范到现在只需在旁稍加指导,历经了数十节课的反复教学,学生也完成了从最初需要回炉重造到如今做完即可销售的蜕变。目前,盛衡阳正与自己母校所在地景德镇联系,希望建立长期关系将学生作品销售出去。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盛老师用满腔真情,一颗爱心呵护残障学生,用爱心描绘他们的壮美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