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华是一家老年公寓的经营者。她虽身有残疾,但凭借着一颗善良的心、一股坚定的信念、百折不挠的毅力、锲而不舍的精神,先后为1000多位老人和360多位残疾人提供悉心服务,还力所能及地帮助残疾人创业。张爱华也先后被授予“响水好人”“盐城好人”等荣誉称号。
“把老人当成自己的亲人照顾。”张爱华真诚地说。张爱华为人和善,闲来爱与村里老人交谈,在友人的建议下,夫妇俩决定开一家老年公寓。老年公寓虽以营利为目的,但更希望为村里需要帮助的老人提供一个幸福的晚年生活。
2014年张爱华的老年公寓正式运营。刚开业便迎来了他们的第一位“特殊”客人。这是一对老夫妻,妻子韦凤英72岁,在2013年就被下发3次病危通知书,是用担架抬到老年公寓的。“这可怎么办?我们才刚开业,要是老人在我们这里走了,我们可说不清啊。”张爱华思虑再三,决定与老人同吃同住,昼夜守在老人床前。老人刚来时,只能喝水,经过一段时间,在张爱华夫妇的精心照料下,慢慢能喝粥了,身体也逐渐恢复,能独立行走了,还长胖了,生活完全能够自理。为了表达对张爱华夫妇的感激之情,老人的儿女给爱华老年公寓送来了锦旗。“我们是把老人当做自己的亲生父母照顾的,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张爱华平静地说。
“自己淋过雨,总想着替别人撑把伞。”看着面前的厂房,张爱华感慨地说。张爱华是一位残疾人,她腿脚不便,走路需要架着拐,平时都是以车代步,不能长时间行走。身患残疾的她在创办老年公寓时面临着很多困难。没有资金,她求亲告友,东凑西借;没有房子,她买塘填土,自建住房;不会照顾老人的技术,她拖着残疾的腿,求师拜友,刻苦钻研。现实的无情没有将她打倒,她用自己的一双手同命运作斗争。因为自己的亲身经历,她对残疾人创业的艰难感同身受。刘士豪是一名脑瘫患者,由于家人无暇照顾,便送到张爱华这里。刘士豪身残志坚,闲暇之余,通过新华字典自学认字,通过手机自学电脑。当他向张爱华表明自己创业的想法时,张爱华全力支持,免费为他提供场地、盖建厂房、购置电脑。现刘士豪经营着自己的电商事业,还雇佣了老年公寓里的2名残疾人,他不仅养活了自己,还帮助了他人就业。张爱华认为,真正让残疾人得到社会的认可,过上独立有尊严的生活才是一名残疾人工作者应有的工作态度。“看到他能自力更生,是我最大的骄傲”张爱华自豪地说。
“孩子是无辜的。”张爱华心疼地说。时光荏苒,日月如梭。张爱华的善举在村里妇孺皆知。2020年,村妇联接收了一对孤儿姐弟,苦于无处安置,妇联主任找到了张爱华。“爱华姐,你大爱无疆,就收留这姐弟俩吧。”“我是照顾老人的,没有时间再照顾孩子啊。”张爱华拒绝道。善良的张爱华看着眼前这对瘦小无助的姐弟,心生怜悯,思虑再三,她,决定留下他们。她将这对姐弟视如己出,事无巨细,不厌其烦,还安排专人接送小姐弟上下学。姐弟俩在这里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有孩子围绕,与老人相伴,如今,61岁的张爱华身体健康,每天依旧忙于自己的事业,乐此不疲。“爱华老年公寓营业至今还没实现真正盈利,我这名义上是营利性的养老院,但我真正做的是关爱残疾人、关爱孤寡老人。只要能帮助他们,我觉得一切都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