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疆让我有了新身份,也多了一份责任。以后有新的医疗技术,我们可以微信联系互相交流,做好服务患者工作,我也会把察布查尔当作我的第二故乡,再回来看看的。”日前,潘振国圆满完成为期22个月的援疆工作,临走时他不舍地对着曾经共事过的同事说。
2021年7月,响水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治医师潘振国作为市第十批援疆医疗队员,远赴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人民医院开展为期两年的援疆工作。初到察布查尔,潘振国顾不上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直接投入到工作。
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是全国唯一以锡伯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的自治县,由于受到饮食习惯的影响,当地群众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然而苦于当地医疗条件有限,一旦遇到突发病症患者还需转送至县外医院就诊,群众发生脑梗后在黄金时间内得不到快速有效治疗。因此,援疆医生的到来,察布查尔县群众寄予了很高的期望。
“对于脑梗患者来说,在黄金时间内得到有效治疗,不仅大幅提高痊愈率还能减少后遗症的发生。”于是潘振国和其他医生因地制宜建立了区域急救系统的接转诊模式,并成功在察布查尔开展首例使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手术,填补了该医院的一项技术空白。2022年6月锡伯自治县人民医院获得由中国卒中联盟颁发的“卒中中心”光荣称号,这是全伊犁州该批次唯一获得此荣誉的医院。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坚持预防为主,加强重大慢性病健康管理,提高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在抓好患者救治及学科建设的同时,我们积极做好当地年轻医生的培养,从开展援疆工作以来,我们团队要求每一名援疆医生和当地医生结对,通过读片、授课、现场指导等各种形式进行技术交流,努力提高本地医生技术水平,这样可以更好地为自治县群众做好长期的服务,做到由输血变造血,为察布查尔县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潘振国说。
援疆两年来,每一天对于潘振国来说都是充实和忙碌的。每一次坐诊,他都要和患者进行认真交流,了解患者的家族病史,并对用药禁忌等小细节一一嘱咐。敬业的精神、精湛的医术,让当地农牧民群众对他赞不绝口。他还给出院患者留下自己的手机号,方便患者和家属随时咨询病情,还主动对出院患者进行回访,指导用药、生活方式。除了日常的门诊坐班,他还多次下乡开展义诊活动,为200余名农牧民答疑解惑的同时,向他们传递健康生活的理念。“选择援疆就是选择付出,通过自己的努力能为当地医疗事业发展出一份力,是我们共同的愿望。”潘振国一席话说出了所有援疆医生的心声。
援疆工作22个月,潘振国门诊接诊800余人次,参与急危重症患者救治80余次,参与下乡及边防义诊30余次,惠及了全县25个民族群众。他也因为杰出的工作表现获得“第十批援疆工作优秀个人”“伊犁州卫生优秀援疆专家”“卫生援疆先进个人”“优秀援疆医生”“优秀援疆专家”等多项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