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响水县运河镇农业农村局会议室的墙上,挂着一面水稻种植户送来的锦旗,上面写着“贴心服务有情,技术指导有方”。这是此前种植户送给高级农艺师李春芹的。
李春芹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26年来,与农村、农业、农民结下了深厚的情缘。她曾参加水稻新品种试验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还获得第二届全市粮油三新技术技能大赛优秀奖。2019年她参与实施的青花菜产业化开发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此项目获得江苏省技术开发类应用技术成果丰收奖一等奖。
驰骋在古黄河大道的彩色路带上,乡土气息扑面而来。位于黄河故道的运河镇二套村的“千亩红薯+七彩油菜花”基地,花田错落有致,与周边村居交相辉映,勾勒出一幅农业兴、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美好图景。这是李春芹参与的2022~2027年国家级“黄河故道千亩彩色油菜+红薯基地”文旅一体化项目。
“去年我在二套村承包了1500多亩高标准农田,主要种植红薯、油菜。今年3月中旬,栽种的油菜陆续开花,吸引了许多人前来观赏。”种植大户单拥才高兴地向记者介绍。“油菜花具有抗倒伏强、病虫害低、产量高的特点,得亏李主任一直耐心的指导,预计亩产可达四五百斤,每亩收益1500元左右。”种植大户郭军忍不住插上一句: “这边是沙土地,红薯产量比较稳定,现在种植的品种有商品薯、淀粉薯。我们这边是机械化起垄,红薯苗都是李主任他们这样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者帮助协调从外地调过来的,春薯每亩正常长到7000斤左右,收益七八百元。”
“种植的七彩油菜花它不但跟普通油菜花一样可以出油,还具有观赏价值,实现红薯、油菜一年采收两季,在单位面积上能达到增产和增效效果,每亩地收益比普通土地种植面积要高出800元左右,既解决剩余劳动力,又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切都离不开像李春芹这样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者们的坚强的支撑。”运河镇农业农村局负责人田国昌介绍。
2022年李春芹指导园区夏大豆种植,亩产368.26公斤,单产刷新江苏省最高记录,被省农技推广总站授予“省级绿色技术清单——轮作增效范例”,是全国夏播净作大豆第一名,获该项目“金豆王”称号。
李春芹经常在种植基地里钻研得废寝忘食,家人回想起那段时光总是笑着说:“明明都在同一个城市,却过成了异地生活。”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反复研究实验,李春芹和团队成功通过夏大豆的根瘤菌生物固氮作用,返还土壤10公斤左右氮素,相当于施用21公斤左右尿素,还能活化土壤,提高了土地的产出率。豆麦轮作,可增加小麦亩产量100公斤以上,增效300元以上。
为把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到农业生产中,李春芹常常通过会议培训、现场示范、田间地头指导等方式,向农民朋友讲解新知识、传授新技术,大力宣传党的惠农利民政策,鼓励农民多种粮,帮助农民种好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