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在楼王镇潭溪村的大潭桥卡口,3名身穿红马甲的青年志愿者正忙着给来往行人登记、测量体温,发放宣传手册,耐心宣讲防疫知识。据不完全统计,全镇有十几名返乡大学生自愿参加家乡道路卡口值勤值守,为家乡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出力献智。
大潭桥上,那位年龄稍大、戴着眼镜的小伙子叫薛飞,家住潭溪村1组,正在中国地质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攀谈中得知,今年28岁的薛飞,已入党4年。无论是在中国矿业大学读本科,还是在中国地质大学硕博连读,他都是学校红十字会会员,经常参加献血,进社区慰问孤寡老人。1月17日,他从北京放假回老家过年。意识到这场疫情的严重性后,他积极劝阻周围邻居和亲朋好友不聚餐、不串门。听说村里水陆交通卡口多,防控任务重、人手紧,他就找村干部请战,主动到卡口帮忙。
“在这特殊时期,我作为一名学生党员,就应该为国家分忧,为家乡疫情防控做点事。”薛飞动情地说。值勤现场,还有两名与薛飞同村的女大学生。一个是在沈阳城市学院上学的“00后”薛靓,她曾参加“保护母亲河”、陪伴“星星的孩子”等志愿活动。还有一位叫周晓庆,今年22岁,正在盐城师范学院读大三。这段时间,她们时刻关注疫情的发展,苦口婆心地劝告家人和邻居勤洗手、常通风、不聚会。她俩告诉笔者,这次自愿参加村里防控工作,得到了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在国家危难之际,为家乡疫情防控出力流汗,是当代大学生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在汉张村卡口,就读于连云港江苏海洋大学的俞学志正给一位村民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乡亲们走出心理恐慌。他说,放假回来后,得知疫情越来越严重,就他第一时间从网上购买口罩,送给亲朋和邻居佩戴,并见缝插针宣传预防知识。
与前面几位同学有着同样想法、同样行动的,还有庆西村在苏州科技大学读书的罗楠,丁马港村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读书的陈义华,朝阳居委会在南通理工学院读书的宋涛……还有那些我们没能了解到详细信息的其他返乡大学生。在学校,他们都是公益宣传与服务的志愿者;在家乡,他们不仅是父老乡亲们心目中的天之骄子,而且还是一群身穿红马甲,充满青春活力,危难之时勇敢冲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好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