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正月初五深夜11:50,区疾控中心11楼应急指挥中心响起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市疾控中心来电通报:盐都区送检的可疑病人标本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初筛阳性……
疫情就是命令!现场就是战场!区疾控中心党总支书记、主任李志勇果断决定,立即召开疫情处置紧急会议,组队出击现场!会上,一直在应急指挥中心待命的16名应急队员争先恐后报名。
入党积极分子90后男孩潘铭首先站出来:“我年轻,先锋非我莫属,请党组织考验我!”
“我经历过抗击非典,熟悉现场处置,去现场,算我老党员一个!”张毓鑫科长不甘落后。
马永法、何飞、郭俊、李鹏鹏等几位年轻科长沉不住气了,他们纷纷表态:“有急能应,无急会应。疫情应急处置是疾控人神圣的职责,现在该是我们年轻党员冲锋陷阵的时候了!”顾春艳、王建康、陆明艳顾不上说话,他们都站起身来……很快,由11名党员、2名入党积极分子组成的三个现场疫情处置队组队完毕。
2月1日凌晨00:05,疫情处置队兵分三路:第一路,协调联络相关部门,统筹指挥全局;第二路,火速前往患者住地,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及消杀工作;第三路,前往医院,开展患者流行病学调查。两辆汽车载着应急队员和物资,在夜籁俱寂的马路上急速驶向目的地。
凌晨00:40,第二组到达患者家庭住地。数九严冬的室外寒风凛冽,气温降到零下4度。为了能穿好防护服,负责现场流调、消杀的队员不得不脱下厚厚的棉袄。在赶往患者家的小路上,队员们冻得瑟瑟发抖,一呼一吸,护目眼镜就被蒙一层水雾。在患者家里,他们面对病例密切接触者,没有丝毫犹豫,迅速投入到流行病学调查工作之中。
凌晨02:50,消杀组的同志在确定需要进行消毒的场所后,很快就测算出消毒需要的药物量和配比、消毒方式。队员们背着30多公斤的消毒喷雾机,对医院发热门诊、转运车辆、村卫生室、患者家庭进行终末消毒。他们越是发力,护目镜里的水雾就越浓,很快眼睫毛就粘上了小水珠,他们只能咬牙坚持,忍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不适。
凌晨05:10,经过近两个半小时的消杀,消杀组终于完成了对所有场所的消毒。队员们当脱下防护服时,浑身都湿透了,分不清身上是汗水还是消毒水。而此时,流调组的队员仍在紧张地核对和完善数据材料……
凌晨06:00,负责标本采样送检的检验科科长周霞被一阵手机铃声惊醒。刚刚躺下不久的她,又接到指挥中心的通知,要她与同组的党支部书记宋金卿和焦丽娟科长一起,立即赶往密切接触者的集中医学观察点,对患者的密切接触者进行采样。她接完电话,从温暖的被窝里一跃而起,只用冷水抹了把脸,就冲出家门……
早晨7:00,消杀组和流调组的队员回到应急指挥中心,他们浑身疲惫,布满了血丝的双眼里透着坚毅,简单地吃了几口泡面,又穿上防护服,拿着消杀装备,再次奔赴秦南医学观察点现场……
编后语:任何时候,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在困难与凶险面前,党员永远冲在最前沿,战斗在最前线!在这场突如其来、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中,区疾控中心党总支就是一个坚不可摧的堡垒,每位共产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他们高高飘扬在疫情防控的主战场。疾控人作为疫情防控的主力军,是一群胸怀初心、肩负使命的坚守者。为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他们别无选择,唯有用无私奉献、以医者仁心,构筑起一道阻隔疫魔的钢铁堡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