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在高新区潘黄街道杨坝社区新日月小区,人们经常会看到一位身穿志愿者红马甲、胸前佩戴党徽的瘦高个老同志。他有时在小区门口查问过往车辆与进出人员,有时背着喷雾器在公共场所喷洒消毒液。他就是66岁的共产党员范大康。
范大康退休前是市燃料公司办公室主任,退休后因积极参加社区工作连续多年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发生后,范大康得知,服务站5名工作人员与2名网格员要管护着小区2348户8950多人口,管控难度可想而知,便主动加入了志愿者队伍。在他的倡导下,社区有26名党员加入了疫情防控“五包一”行动,并建立了“党员防控联络群”。针对小区有6户14人居家隔离观察,范大康和党员志愿者们做到24小时不离人,买菜购物、办事服务、上门消毒“三到位”。
小区门卫处需24小时有人值守,但人手不足。范大康主动承担起每天6小时的值守工作,做到“逢车必查、逢人必测”,一丝不苟。1月28日上午,一辆坐着3个小青年的面包车驶向小区大门。面对范大康的检查,其中有一个小青年说:“在家好多天了,闷得发慌,到31号楼朋友家来玩一会就走。”还有一个人拿了一包“软中华”塞给他。范大康对此严词拒绝,“目前防控形势如此严峻,不得随便走动,你们难道不晓得吗?”同时向他们简要宣传了告市民的一封信。3个小青年见状只好调转车头离开了。据了解,近一周来,被他严词拒绝在大门外的市区外来人员有6批次20多人。
小区公共场所和电梯需要喷洒消毒液,范大康背着30多斤重的喷雾器一个楼道一个楼道、一个电梯一个电梯地喷药兼做示范,两天跑了320多个楼道、28部电梯,帮助8名操作人员掌握了规范操作的全部要领。技术传授到位了,全小区的居民楼也全部消毒一遍了,他自己却累倒了。然而,他只休息了一天,又硬撑起来接着参加疫情防控。
范大康患有心脏病,去年曾住过两次医院。在疫情防控中,他不分日夜地坚守在一线。为了防止出现病情复发,他特地买了一个保温杯,随身携带速效救心丸等药品。每当值守到深更半夜,老伴来电话催他早点回家,他却总是说:“社区的同志们每天都要忙十几个小时,他们比我还累。夜间是防控的薄弱时段,越是在这个时候,我越是要坚守岗位,谁叫我是老党员呢。”自从正月初二小区发现了重点监控对象以来,他都是和年轻同志对班倒,从来没有睡过一个整夜觉。在他和全体党员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小区整个防控工作没出现过任何失误和疏漏。社区居民都说,关键时候还是党员干部拉得出、打得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