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脱贫奔小康的进程中,如何进一步解放思想,守正出新,谋划跨越,高质量实现乡村振兴目标?近年来,盐城高新区盐渎街道党委按照“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切实把加强基层党建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持续推进强村富民“三个一”工程,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标准化打造阵地,提高服务群众质效。该街道坚持“建、管、用”并举,全面推进街道15个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新建的党群服务中心统一规范阵地外观“一徽一标四牌”及内部标识牌,配套建设便民服务大厅,落实“一站式”服务,打造家门口的服务阵地。以开元路、神州路社区党群服务站为模板,设立11个社区党群服务站阵地,选派50多名“四全”社工提供专业化服务,打造“便民、利民、为民”的服务典型。
雁阵式培育干部,壮大基层骨干力量。该街道重抓村级带头人队伍建设,通过换届改变部分农业村(居)带头人年龄大、学历低、能力弱的局面。坚持选育管用并重,面向社会公开选拔村级后备干部,将培育成熟的对象充实进“两委”班子,2020年全年新录用16名后备干部,进入“两委”12人,转化率达75%。将剩余的后备干部纳入人才库继续培养,通过这一方式,确保每个村居都有2名35周岁以下、大专以上学历村干部,让基层组织细胞真正活起来。
创新式发展经济,拓宽集体积累渠道。该街道城市社区围绕物业为重点,农业村居围绕农产品为重点,紧抓壮大集体经济的思路。采取“强带弱”“大带小”方式,由富裕的城市社区和经济基础较为薄弱的农业村居结成4对帮扶对子,按照共驻共建、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原则,实现社区与村居的抱团发展。引导花吉、同桂等村(居)与江苏同力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盐城市兴城实业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共同打造以千亩葵园、绿化苗木等为载体的高效特色产业。同时,将支部建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建在家庭农场上,促进集体经济发展与群众致富的共赢,为实施“乡村振兴”夯实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