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民增收成效明显,公共服务日趋完善,社会治理和谐稳定……“十三五”期间,盐都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省委、市委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六个高质量发展”和“两海两绿”路径要求,积极回应群众关切,补齐补足民生短板,优化公共资源供给,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作为市、区两级政府为民办实事重点工程,东进路中小学项目总投资4.5亿元,计划办学规模为小学部6轨36个班、初中部12轨36个班,可容纳中小学生3000多人,学校建成后将极大满足周边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7月12日,记者在项目施工现场看到,小学、初中各教学楼主体均已封顶,施工单位正抢抓晴好天气,组织工人加快施工进度。
东进路中小学项目负责人蔡建勇向记者介绍说:“目前小学部、初中部土建部分已进入装饰装修扫尾阶段,剩余装修工作量集中在食堂报告厅的室内装修、外幕墙及门窗扇的安装,室外附属部分正在进行雨污水综合管网开挖及预埋。针对当前高温天气,公司科学安排施工时间,保证施工进度,确保项目在8月底如期交付。”
“十三五”期间,盐都区以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统揽,加快兴办一批高品质学校建设,力促教育质量进位争先。南师大盐城实验学校、盐城第一初中、盐都实验小学等一批学校相继投入使用,义务教育阶段大班额问题全部化解到位,教师评价和激励机制全面建立,品牌影响力日益彰显。深入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以优质学校为龙头,组建了6个小学教育集团和7个初中教学发展共同体,辐射带动了全区所有农村一般校、薄弱校均衡发展,全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监测达标率100%。此外,盐都区还率先全市实现区域校车接送统一服务、校园视频监控、农村初中“寄宿助学”工程三个全覆盖。
少年强则国强。暑假期间,由区民政局组织的“心灵护航”暑托班在全区120多个“儿童关爱之家”同步启动,为孩子们特别是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撑起了“保护伞”。
郭猛实验小学六年级学生孙阳烨告诉记者,因为爸妈白天去工作,所以他白天都会到儿童关爱之家,有好多小朋友来到这里,一起学习、一起玩耍,这边的氛围特别好,好多老师、志愿者来教他们写字、画画、读书。
盐都区郭猛镇孙英村儿童关爱之家暑托班班主任王传锦说:“到儿童关爱之家一起参加学习培训,主要培训的是书法、音乐、舞蹈,讲革命故事、传承红色文化,还有和孩子们一起锻炼体育技能,让他们度过一个安全快乐充实的假期。”
自成立全市首家“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之家”以来,盐都区先后投入1300多万元,在全区14个镇(区、街道)、104个村(居)设立了集亲情视频、心理辅导、阅读、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儿童关爱之家。率先成立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被民政部列入基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典型做法。12349儿童热线全天候提供政策咨询、权益保障、困难救助等相关服务。关爱服务从吃饱穿暖基本生活需求延伸到教育保障、医疗康复、精神关怀、司法保护等领域。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十三五”以来,盐都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每年近80%公共财政支出用于民生保障,居民收入增速连续5年高于经济增速,全面实现脱贫目标。获评全省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区,群众体育工作荣获全国表彰,创成全省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创新示范区。高标准开展文明创建工作,盐渎街道获评全国文明单位、盐都区郭猛镇杨侍村获评全国文明村,为全市高分创成全国文明城市作出了积极贡献。连续16年创成省平安区,荣获全省首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网格化社会治理工作走在全省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