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扬州 > 正文
首批“驻村规划师”上岗 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2021-07-08 15:56:00  来源:扬州网  

乡村振兴,规划先行。昨天,扬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举办“规划师下乡”活动,正式启动全市“规划师下乡”三年行动计划,市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研究中心等3家单位与仪征市立新村等村签订了结对协议,向4位规划师颁发了驻村规划师证书。这意味着,扬州首批“驻村规划师”来了,他们将共同描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我们要用实际行动服务乡村振兴,共建美丽扬州‘好地方’。”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周正权说,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开展乡村规划,成为我市促进乡村振兴的主要途径之一。

把脉开方

“驻村规划师”为乡村绘蓝图

幸福美丽乡村建设需要因地制宜,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与全市很多乡村一样,我们村通过多年发展,乡村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也存在规划布局随意性的问题,吃了不少亏。”邗江区甘泉街道焦巷村党总支书记戴悦说,比如乡村产业集聚度不够、村民休闲生活空间布局不合理等。

正因为如此,“驻村规划师”应运而生。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国土空间规划处负责人施杰介绍,这是近年来在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中兴起的一个新兴职业。具有城乡规划、园林景观、建筑、环境设计、市政等专业背景的规划设计者,被选派到挂钩村镇担任“驻村规划师”。他们的主要工作是为乡村地区送才送智,例如,做好新政策“宣传员”,编制村庄规划,为乡镇建设项目提供陪伴式规划技术服务,引导乡村塑造独具当地特色的乡村风貌。

4名“驻村规划师”分别带领团队结对各村:市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研究中心规划一所所长朱向国团队结对仪征市陈集镇立新村;市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研究中心党支部书记、规划二所所长徐莉君团队结对江都仙女镇新华村;扬州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所所长沈翔团队结对高邮龙虬镇大树村;扬州四维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二所所长易乃安团队结对邗江区甘泉街道焦巷村。

首批“驻村规划师”之一、扬州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所所长沈翔说,村庄规划作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塑造农村未来发展格局的重要依据,对乡村振兴起着极为重要的引领性、基础性作用。他会带领团队,给结对村高邮市大树村提供陪伴式规划服务。

“村庄规划涉及周边农田、水域等,是全要素规划。”仪征市立新村“驻村规划师”、市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研究中心规划一所所长朱向国说,“驻村规划师”将在规划编制的全过程,积极加强多部门的协调联动,充分了解实际需求,用足政策,促进乡村资源要素优化配置、高效利用,为农村各项事业发展留足空间、积蓄后劲。

补齐短板

“驻村规划师”为乡村振兴赋能

“‘驻村规划师’的到来,简直就是雪中送炭。”仪征市陈集镇立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生定这样形容“驻村规划师”对该村发展的重要性。

“今年我们立新村被选中创建仪征市第二批乡村振兴综合示范村,在创建过程中,让我们感到头疼的就是专业人才的匮乏,特别是前期村庄规划设计人员是一大短板。”刘生定介绍,规划设计人员的缺乏,可能会使得村里面临“今天建明天拆”“今年做这样产业明年做那样产业”等问题。

刘生定的切身感受,是这几年基层干部渴求乡村“绘图者”的共同心声。

如何补齐美丽乡村建设短板,共同绘就“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新画卷?“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始终坚持规划引领城乡发展的科学理念,城乡规划水平明显提升。”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裴东伟介绍,为进一步提高我市村镇规划建设水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出台了扬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规划师下乡”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

路线图既定,乡村振兴鼓点声声催人奋进:

2021年,根据选取的“试点”村镇,全市规划设计单位将委派党员规划师,与试点村镇定点结对,全过程跟踪开展现状调查、规划编制、建设实施、政策指导等环节,形成全周期服务力量,支撑美丽乡村建设;

2022年,结合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条线”工作,完成“特色田园乡村”“美丽宜居村庄”村庄的规划全覆盖,在各县(市、区)中形成一批规划引领、独具特色的美丽村庄;

2023年,完成“面域”覆盖,对集聚提升类等建设需求量大的村庄基本形成规划全覆盖。

乡村规划是一项长期工程,久久为功方出成效。周正权表示:“我们将坚持完善规划师下乡工作站等机制,常态化选派专业技术骨干驻村服务,串联起规划编制、审批、实施各环节,为乡村谋发展、出实招、促振兴,共同探索出一条具有扬州特色的乡村空间治理新路径,协力绘就新时代美丽乡村发展的新画卷。”

记者 默然 丁蕾

责编:唐凯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