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吴琼 记者 张旭) 大屏幕上展示着一道道和农村工作相关的题目,答题的有村里的第一书记,也有乡村振兴指导员、涉农部门的工作人员……近日,高邮市委组织部举办了“头雁领航·振兴有我”乡村振兴经验交流暨思想拓展活动,10名参赛选手同台,现场作答。
“村党组织书记、驻村第一书记、乡村振兴指导员既是乡村振兴的直接‘操盘手’,也是带领农民朝着农业农村现代化展翅飞翔的‘领头雁’。他们处理农村工作的能力强不强,水平高不高,直接影响到乡村振兴的进程。”高邮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许辉说,强化“领头雁”的才干、作风,才能提升乡村振兴的成色。
近年来,高邮市为提升乡村“领头雁”的才干,启动实施村党组织书记集中培训、分类培训、交叉挂职、双向挂职“双培双挂”等行动培育计划。一系列的培训和培育计划,为高邮的乡村振兴孕育出众多能力强、作风优的党组织书记。
许辉告诉记者,比赛是对这些“领头雁”能力的一次展示,也是希望他们能够对标找差,在工作中补短板、强弱项。
“每一道题目都是开放型的,没有标准答案,阐述的内容来自于日常工作和学习积累。”高邮市工信局办公室主任、张轩村乡村振兴指导员郭霓告诉记者,今年初,她成为一名乡村振兴指导员,在工作中,她发现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题眼”,只有不断提升人才的才干,才能真正带动乡村全面发展。
汤庄镇南屏村党总支书记翁学良获得本次比赛一等奖,在台上精彩阐述问题的背后,是其深耕基层,一心干事、一心为民的付出。在南屏村凡是提到翁学良,村民们无不竖起大拇指。“翁书记一心为我们老百姓谋福利,带着我们搞产业,增加我们的收入。”
“我们是农村基层干部,与群众打交道最多。我们的一言一行,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心中对我们都有一个‘画像’。”翁学良说,这张画像是好是坏,取决于农村基层干部自身。基层干部一心一意谋发展,一着不让促发展,一以贯之快发展,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才能让老百姓同画一张好的“画像”。
许辉表示,提升基层干部履职能力,才能真正书写好有关农村的“春天的故事”,进一步激活农村发展,让乡村振兴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