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下午,市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扬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决议》,这是本届市人大常委会作出的首个实质性决议。
聚焦民意 回应民声
17份议案建议,关注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决议涵盖了三部分内容,分别提出到2023年和2025年的工作目标,以及加快践行“大卫生、大健康”理念、健全公共卫生预防控制指挥机制、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等十项刚性要求。
乡镇街道、居民小区、酒店商场、公共场所、核酸检测基地,根据市防疫指挥部统一部署,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第一时间深入基层一线,参与疫情防控,同时也在调研督查,收集民意、解决问题。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抗疫实践充分说明,公共卫生体系是城市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安全的基石。”
2022年人代会上,关于卫生健康方面的议案建议共32件,其中涉及公共卫生的有17件。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一份份议案建议进入市人大常委会重点工作清单。最终,市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就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作出决议,“通过决议,构建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更好地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孔令俊表示,今年市人大常委会将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作为推动民生工作、提升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实践水平的切入口,着力打造人大决议的精品案例。《决议(草案)》形成过程中听取了各方面意见,使“众意”通过最大公约数上升为决议“公意”,以高质量履职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从而真正体现科学履职、依法履职、为民履职。
把脉问诊 汇聚民智
近300位代表参与调研,扎实民意基础
6月17日,文昌花园社区会议室内,一场“《决议(草案)》征求意见座谈会”正在进行。10位代表、居民正和市人大教科文卫工委热烈讨论着……
“小巷总理”郑翔说,“我是曲江街道文昌花园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也是一名人大代表,今年两会期间,我提交了《关于建立常态化基层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的议案》。”郑翔认为,基层公共卫生是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卫生服务站建设、家庭病床等,事关文昌花园1.2万户居民,更事关近460万扬州人民。”
居民马苏扬坦言,“决议里的‘大卫生、大健康’理念很好,公共卫生不再是个人卫生习惯的养成……”她建议,要在居民中多宣传,让每个人都了解并参与进去。
决议调研、起草、修改过程中,通过座谈交流、实地走访、专题视察,覆盖五级人大代表,近300位各级代表参与调研活动。从决议动议到审议,从审议通过到监督实施,各个阶段、每个环节都保证人民参与,体现出民主链条的全过程。
从机关会议室到文昌花园社区,从传染病医院到隔离酒店,倾听民意的触角延伸到最基层,《决议〈草案〉》征求了市有关部门、各县(市、区)和各功能区卫健部门、17家卫生医疗机构、医疗卫生领域的人大代表、社区工作者和居民的意见建议近400条,最大程度凝聚共识。
此外,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率领起草小组分别召开市卫健委负责同志和各县(市、区)人大常委会主要负责人座谈会,实现专业性和群众性的有机结合,除了听取决议的修改意见建议,还特别对公共卫生职能落实、服务能力提升、人才队伍建设等高热点问题进行了研究会商,使《决议〈草案〉》的民意基础更扎实,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跟踪问效 惠及民生
细化责任,确保决而有行、行之有效
决议审议当天,市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每位委员都认认真真、逐字逐句地审议着决议的每一条。
决议的生命力在于贯彻落实。市卫健委赵国祥表示,市人大常委会出台关于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决议十分重要,非常及时。“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好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决议,加快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推动医疗卫生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提升重大疾病救治能力,发挥大数据对公共卫生的赋能和支撑作用,使得公共卫生体系在重大疾病防控和救治中更加科学精准高效。”
作为医疗卫生领域的资深专家,全国人大代表王静成一直关注着决议起草全过程。“践行‘大卫生、大健康’理念首先要引导群众强化预防为主的观念,以基层为重点,推动加强基层医疗机构预防保健相关科室建设,宣传疫情防控与健康科普知识。”他表示,这份决议标志着扬州对地方卫生公共体系建设的工作走到了前头。希望决议在市人大监督下,真正地贯彻落实,切实保障扬州人民的健康。
孔令俊表示,市政府及各有关部门要严格对照决议确定的目标任务,进一步细化责任,制定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确保决议不折不扣得到贯彻执行。市人大常委会将持续加强跟踪督查,确保决而有行、行之有效。
通讯员 晁雨 记者 陈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