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扬州 > 正文
垃圾分类在指尖 绿色文明在心间
2023-09-25 09:57:00  来源:扬州日报  

近年来,汶河小学切实加强垃圾分类进“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坚决贯彻“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区,引领整个社会”的教育理念,取得了积极成效。

健全制度,提升规范管理水平。垃圾分类作为学校常规性工作之一,必须拥有一个有效的组织机制作为保障。为此,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德育主任为副组长,辅导员、后勤组老师、班主任代表等为组员的领导小组。制定和完善了《文明班评比细则》、《校园卫生管理条例》制度,校长室分别召开了教师大会、年级主任会议和班主任会议,就垃圾分类工作进行了宣传和部署。各部门把节约资源垃圾分类纳入工作计划中,并形成制度。学校分成两条线开展培训工作:一是教师部和德育部对学生进行培训;二是由后勤部对全体老师和后勤员工培训,真正做到学校上下都重视,都知晓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为垃圾分类工作长效运作提供坚实的保障。除此以外,各班的班级岗位设置中增设了“垃圾分类小管家”,每天落实班级的垃圾分类检查和反馈工作,将垃圾分类工作做细、做实。学校根据垃圾分类的具体要求,在办公室和教室内设置分类垃圾桶,并张贴分类标识。在校园内公共区域建设了垃圾分类归集点,做到设施齐全,布点合理。

加大宣传,增强垃圾分类意识。学校利用各种渠道对全校师生进行垃圾分类知识的宣传。在校园内设置垃圾分类宣传专栏,及时地在宣传栏内更新最新的垃圾分类政策和新闻;大队部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小银杏广播台、扬州市汶河小学公众号、黑板报等少先队宣传阵地号召广大师生养成自觉进行垃圾分类的好习惯;每学年的第一周主题队课,大队部都会组织各中队围绕“垃圾分类 从我做起”开展知识宣传活动,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养成主动分类、自觉投放的行为习惯;专门成立由15名教师和50名学生组成的“垃圾分类宣传志愿队”,定期举行各种形式的垃圾分类常识讲座,并时刻督促师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对垃圾分类的行为养成。此外,学校把表现好的师生垃圾分类宣传志愿队员评为“环保卫士”,还在每学期散学典礼上颁发奖状和奖品,以此鼓励全校师生积极参与垃圾分类,使有限的资源能得到重复利用,使我们的生活环境变得更加洁净。

加强实践,践行低碳生活新时尚。学校积极鼓励队员们在校内外各项主题活动中,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参与到垃圾分类和文明城市的建设中来,让垃圾分类成为一种习惯,将低碳生活“新时尚”融入“新日常”。学校结合小公民道德实践活动,围绕垃圾分类主题,帮助学生走出校园,接触社会,培养他们的公民意识、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四(1)班“小公民”专门写信给扬州市城管局主要负责人,他们在信中谈到了扬州垃圾分类处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居民喜闻乐见的方式来让垃圾分类深入人心”、“让垃圾分类宣教活动走入各大校园,从娃娃抓起,让孩子们真正明白垃圾分类的意义,从自身做起带动身边的人一起保护环境”等建议,并于扬州市环卫处将结对共建“垃圾分类示范校园”,通过“小手拉大手”,让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引导全体市民积极响应和参与垃圾分类处理。

责编:秦春凤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