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明节来临之际,连云港市依托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广泛开展文明祭祀、移风易俗、关爱帮扶等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更好满足城乡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深化全民文明实践。
推进绿色清明
开展文明祭祀
清明时节,细雨如丝,连云港市海州区浦南镇太平村迎来了一场庄重而质朴的烈士纪念活动,村民们齐聚王鸿玉烈士安息之地,以最真挚的方式追思英烈。王鸿玉烈士,1940年出生于太平村,1962年响应号召光荣入伍。1966年4月23日,在执行任务时,马车突然受惊狂奔,王鸿玉烈士为救三名儿童光荣献身。内蒙古军区追认他为中共正式党员,追记一等功,并授予模范共青团员称号。缅怀现场,太平村的男女老少,手持鲜花,静默肃立,在村组干部的引领下依次向烈士表达敬意。
4月1日上午,连云港市连云区板桥街道组织中小学生赴连云区烈士陵园开展“铁血丹心照青史 少年壮志继征程”清明祭扫活动。上午9时,雄壮的国歌声在纪念碑前响起,民兵与少年们肃立高歌。活动中,退役军人代表向师生讲述了徐传宝烈士的英勇事迹:1989年5月23日,18岁的民兵徐传宝为制止盗沙毁堤的犯罪行为,在搏斗中被歹徒推入深海。他奋力追击逃窜船只时,遭铁锨重击沉入波涛,用生命守护了海岸线的安全。少年们凝视着烈士的墓碑,稚嫩的面庞写满凝重。
推进移风易俗
倡树文明新风
近日,连云港市东海县牛山街道科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积极组织开展了“争当文明养犬人,规范和谐新生活”文明养犬宣传活动。活动当天,社区志愿者向过往居民发放精心制作的文明养犬宣传单,内容涵盖养犬法规、免疫知识、日常养犬注意事项等,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形象的案例,向居民普及文明养犬的重要性。在发放传单的过程中,志愿者耐心解答居民提出的各种问题,如犬只咬人后该如何处理、如何办理犬证等。
近日,连云港市赣榆区柘汪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在镇中心夜市举办移风易俗文艺演出,通过柘汪镇的文艺爱好者们自编自导的节目传递移风易俗理念,丰富基层文化生活。演出以喜庆的《大秧歌》开场,鼓声与舞步点燃现场;传统京剧选段《智斗》、独唱《最亲的人》等节目展现传统与现代融合。小品《柘里的喜事》聚焦婚俗新风,取材当地生活,用幽默诙谐的表演令现场笑声不断。舞蹈《杏花落》《乌苏里船歌》则通过柔美舞姿与欢快节奏,分别呈现江南风情与渔家文化。活动将文艺展演与夜市摊位形成良性互动,既丰富了群众夜间文化生活,也为商户带来人气。
传承雷锋精神
文明实践我行动
为弘扬雷锋精神,树立崇高的社会主义道德风尚,连云港市灌云县图河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组织党员干部群众开展“学雷锋好榜样 好人好事夸夸会”活动。“我们村的老丁经常帮助困难家庭,捐钱捐物,不求回报,我们都很佩服他。”“还有一些老党员无偿的在村里帮忙,尤其是下雨天冒雨给不能劳作的老人的农田排水,不计较一点个人得失。”……为了让雷锋精神更好地融入日常生活,志愿者在“雷锋在身边”交流互动环节,引导村民们分享了自己身边的好人好事。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将活动现场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近日,连云港市灌南县李集中学的学生们前往李集镇敬老院开展了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为老人们送去了关爱与温暖。活动当天,学生们满怀热忱地来到敬老院。一进敬老院大门,他们便迅速行动起来,分工明确地开始为老人们打扫房间、整理衣物。有的学生认真地擦拭窗户和桌椅,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有的学生细心地为老人整理床铺,将房间布置得温馨整洁。在打扫过程中,学生们还亲切地与老人们交谈,倾听他们讲述过去的故事,欢声笑语回荡在敬老院的每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