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江晚报讯 昨天是第73个世界红十字日,51岁市民袁怀宏送给自己一份特别的礼物。他来到市红十字会,填写了《镇江市公民生前志愿捐献自身遗体申请登记表》,志愿登记捐献遗体。
上午9时,袁怀宏来到市红十字会事业发展部,填写了3张申请登记表。事业发展部负责人邵惠国为他办理相关手续后,郑重地将志愿捐献遗体荣誉证书交给袁怀宏。袁怀宏成为我市第610位遗体捐献登记志愿者。
提起遗体捐献登记,还得从30多年前说起。1989年,泰州人袁怀宏来到镇江,成为一名医学院的学生。“我们有解剖课,当时我就觉得遗体捐献者特别伟大,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离不开这些人。”
后来,袁怀宏转行,目前是镇江飞亚轴承有限责任公司人事部经理。虽然没有从事医疗行业,但父辈们身后不占土地的观念早就埋在了他的心里。“我家在农村属于家庭条件好的,但我爷爷反对大操大办,他生前告诉家人,不许土葬占用土地,要将他的骨灰撒到通扬河中,我们遵从了他的意愿。”2017年,袁怀宏的父亲查出胃癌,去年父亲作出重要决定,于当年6月10日填写申请登记表,志愿登记捐献遗体。当年8月8日,袁怀宏的父亲成功捐遗。袁怀宏的姑姑和叔叔也是捐遗登记志愿者。
“长辈的举动影响着我,父亲捐献遗体后,我认识了市红十字会生命永恒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他们是一支专门服务捐遗成功家属的队伍,我被他们的爱心感染,加入其中,为其他家属服务。”袁怀宏说,队伍中的大部分成员也是遗体捐献登记志愿者,他们用心服务、将捐遗家属们当作亲人。这些深深感动着袁怀宏,于是袁怀宏跟家人商量后,也填写了申请表。“虽然没有成为一名医生,但我要为母校、为社会、为国家尽一点自己的贡献。”袁怀宏的儿子袁镇岚告诉记者,家里人都很支持爸爸。“我生在一个充满爱和奉献的家庭,我为长辈们感到自豪。”
邵惠国介绍,目前镇江成功捐献遗体者有103位,成功捐献器官者有24位。市红十字会生命永恒志愿服务队负责人高原说,袁怀宏是队伍里的热心人,几乎每次服务都有他的身影,“希望更多的人加入志愿者队伍,让家属们感到温暖,也希望大家理解并支持捐献遗体(器官),如果能志愿登记捐献更好,无私奉献、遗爱人间。”
(记者 张驰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