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镇江 > 正文
戴庄经验已在全市、全省范围推广——发展生态农业 实现共同富裕
2021-03-02 09:28:00  来源:金山网  

金山网讯 从一个原本默默无名的茅山老区小村庄,到全省闻名的“生态村”“共同富裕村”;从人均年收入仅3000多元,到人均年收入超3万元,20年的时间,这里的农民收入翻了10倍;从村集体“债务缠身”,负债80多万元,多年拖欠村干部工资的贫困村,到如今集体年收入超400万元的富裕村。这里,就是句容市天王镇戴庄村,全国脱贫攻坚楷模、时代楷模、最美奋斗者赵亚夫奋斗了20年的地方。生态农业在这里实践,共同富裕的道路在这里铺就,村集体10多年的发展变化,书写成了“戴庄经验”传遍镇江。

“我是2003年当戴庄村党总支书记的,当时的戴庄村是个名副其实的贫困村,村集体负债80多万元,村干部工资拖欠多年,摆脱贫困在这里是个难题。”时任戴庄村党总支书记的李家斌回忆道,为了摆脱贫困,赵亚夫带着村集体发展高效农业,但由于分散发展,面对机遇都无法把握。“我记得最清楚的是,当时一家企业和我们定了10万元的产品订单,但农户都是各自为战,无法吃下这么大的蛋糕,白白浪费了发展机遇。”

为了摆脱这一困境,2006年,戴庄村成立了全省首家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紧紧围绕“办好合作社、大家富起来”的总体目标,抱团发展。“在赵老的指导下,我们让党支部书记任合作社理事长,带着大家一起干。同时,按照统一规划生产布局、统一技术培训、统一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统一供应农资、统一品牌、统一组织产品销售,并明确进行利润两次分配,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紧密型利益联接机制。”李家斌说,大家都意识到,只有抱团合作,才能有光明未来。

经过多年的努力,有机越光水稻、有机水蜜桃、茶叶、牧草、畜禽、蔬菜、草莓、山芋等有机农业项目成为戴庄村的特色,参与发展的农户越来越多,村民的腰包鼓了。戴庄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水稻管理员戴国金说:“我承包了50亩地,只要管管水,管管杂草,3个月忙到4万多块钱收入,收入很不错。”

2016年,当李家斌离开戴庄村时,村年经营性收入超200万元,账面还留存300多万元,村集体资产已超过1000万元。曾经的贫困村实现涅槃,成为远近闻名的致富村。

2018年,江苏省政府“点名”戴庄村,专门向全省下发了《推广“戴庄经验”推动生态农业建设的意见》,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将发展生态农业作为推动绿色兴农、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措施,坚持典型引路,在学习“戴庄经验”实践中,把生态农业建设不断引向深入。

2019年,戴庄村已形成草莓、大米、茶叶等多条有机农业产业链,建成200多亩蔬菜大棚、3000多亩有机果园,全面推广戴庄有机品牌。现任戴庄村党委书记的姚伟超说:“截至2019年年底,戴庄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1000元,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已达420万元。”

戴庄村的发展成果,也让戴庄经验不断向外延伸。在句容市白兔镇解塘村,占地1000多亩的5大发展板块发展势头向好,成为村集体生态发展的发力点。“这5大板块就是2014年在赵亚夫的指导下,对戴庄经验的借鉴。通过优质稻米、花卉种子、茶叶、蓝莓和四季鹅养殖,每年能为村集体增收30多万元。”解塘村党总支书记张冬才说,今年,村集体还将继续引进鹅苗,采用种养结合的方式,将生态农业的效益进一步放大。

目前,戴庄经验已在全市范围内推广,2019-2020年全市共建成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基地30个,形成了一批可推广可复制的绿色生产技术和循环农业模式;同时,突出党建引领,鼓励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兼任村办合作社理事长,筛选30个村办合作社运营规范、农业主导产业强的典型村进行重点培育;首批确定了10个市级试点村,重点实施生态种养结合、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绿色防控等工程,探索建立生态循环农业发展长效机制,以点到面培育打造一批生态循环农业样板村。

戴庄经验,正成为推动镇江生态农业发展和强村富民的有效路径。记者 周迎 通讯员 刘常珍

责编:秦春凤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