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文明办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镇江 > 正文
践行“亚夫精神”,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分战场”的8年脱贫攻坚路
2021-03-03 08:40:00  来源:镇江日报  

春节刚过,句容市白兔镇致富果业专业合作社社长、张峰良品家庭农场的负责人张奎峰又开始忙碌起来了。虽然自家的葡萄还处于冬休期,但由于经营效益不错,一批批来取经的客人隔三差五就会挤满他家的“田间课堂”。“以前,我都是考虑用什么药最好,现在是研究怎么让果树不生病。在我的果园里,5年未使用化学除草剂和化学肥料,土壤肥力和安全性得到保障。靠着种水果致富,不是梦想。”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2月25日,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一个个“分战场”的努力。

8年来,在镇江的脱贫攻坚战场上,各级、各部门也按照“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的思路,积极创新扶贫产业发展模式,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形成了多项目推进、多产业发展、多渠道增收、多类型促进的扶贫产业发展新格局。

2013年,围绕省委省政府《江苏省农村扶贫开发“十二五”规划纲要》,全市开展“百村万户双达标”行动。2016年,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的意见》《关于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实施意见》文件部署,镇江市组织开展了“百村万户达新标”行动。通过成立市扶贫工作领导小组,28位市领导分别带领市直111个部门、单位,组成的28个市直挂钩帮扶团队,对全市101个茅山老区经济薄弱村进行挂钩帮扶,204个经济薄弱村全部派驻“第一书记”,4835名帮扶责任人与建档立卡低收入户结对帮扶。

截至2019年底,全市204个市定经济薄弱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全部达到80万元以上、经营性收入全部达到18万元以上,1.1万户、2.1万名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年均纯收入全部达到8000元以上,全部落实“两不愁三保障”。

当下时节,镇江的应时鲜果草莓销售正旺,这个上世纪80年代由赵亚夫引入的水果,通过3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本地产业帮扶的“主角”,农民致富的“金果果”。

“白兔镇以草莓、葡萄等应时鲜果为主导产业,规模面积达3.3万亩,镇里投入资金,建设连栋、单栋大棚租赁给企业、莓农和建档立卡户种植。”白兔镇扶贫办主任王成告诉记者,通过推广产业富民、兴村、强镇的带动模式,2019年,白兔镇居民人均收入达32000元。而产业园区的人均收入达3.8万元,比非种植果品的农民收入高出不少,经济效益明显。

同时,镇里先后投建52个公益性项目,集中在道路修整、路灯亮化、文化广场、党群服务中心等项目建设,使得村民生活质量显著改善和提高。“此外,白兔镇还利用草莓特色产业优势,将草莓苗免费送到和句容市结对帮扶的陕西省蒲城县,在当地繁殖种苗并栽种,去年为当地增收60万元。”

据了解,8年来,全市共建设扶贫项目665个,有效促进村集体经济增收。同时,积极推动消费扶贫,累计开展各类对接活动十余次,助销农产品300余万元。大力开展村企联建行动,全市“万企联万村 共走振兴路”行动开展以来,共对接企村联建项目465个,参与联建企业452个,涉及8大类型,计划总投资107.47亿元,企村联建覆盖率67.7%,其中204个经济薄弱村基本实现全覆盖。

2020年,镇江市继续聚焦重点对象,共摸排“两类人”425户、911人,目前已全部录入国扶办系统。针对“两类人”制定“一户一策”帮扶措施,并纳入帮扶对象,明确结对帮扶责任人,落实“一对一”帮扶,帮助实现稳定增收。全市已落实低保兜底保障和特困生活补助106户、283人。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帮扶永远在路上。市扶贫办副主任刘明传说,下一步,镇江市将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加强帮扶资产管理,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做好工作规划、政策措施、监督考核等方面的衔接,提升脱贫地区发展和群众生活水平。践行“亚夫精神”、推广戴庄经验,把成绩写在大地上,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为建设美好乡村再添荣光。(记者 周迎 通讯员 刘慧娟)

责编:国亚妮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