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公共服务关乎民生冷暖、万家忧乐,连接民心。日前,《2020年全省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监测统计报告》出炉,我市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监测指标发展指数排名跃至全省第三,进入全省第一方阵。市委书记马明龙作出批示,要求公共服务要“继续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固优补短,创优争先”。
排名跃升,打开了城市温度提升的密码。“在现实中,基本公共服务的体系是否完善是一个问题,不折不扣落实、让百姓获得更大实惠,是更重要的问题。”市发改委主任谈沁磊一语点出基本公共服务的内核,“各地各部门上下联动、层层传递,精准把握百姓需求、增加有效供给,形成了齐抓共管格局,在各个‘应用场景’中抽枝散叶、开花结果。”
此次发展指数排名靠前,也正印证了我市推动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均衡化,迈出坚实的步伐。
触手可及的日常
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点路径,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基本公共服务带来的城市温度,是触手可及的日常。
以医疗卫生领域为例。全市标准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率达100%,2020年适龄儿童免疫接种率达到100%,发展水平及增长率均为全省第一;居民人均预期寿命从“十一五”末的77.89岁提高到2020年的82.89岁,全市城乡居民健康素养综合水平,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前列。
精准发力,托起了百姓幸福生活。在教育、就业创业等整体服务水平较高领域,我市更注重服务供给质量的提升。我市教育现代化建设综合得分,连续3年位列全省第二;2020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23万人,发放富民创业担保贷款5.98亿元,帮扶创业9000多人,创业带动就业4万人。
特殊群体的精彩生活
特殊群体虽是“少数群体”,但作为社会的一部分,其正当权利更应得到公平充分的保障。
“在基本公共服务规划实施方案中,针对特殊群体标准化的公共服务体系之外,我们还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地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帮助他们适应社会的速度,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市发改委社发处处长任翠霞介绍,基于这一理念,我市印发清单出台52条措施,帮助老人跨越“数字鸿沟”;出台管理规定,为居家上门和社区养老服务划出“硬杠杠”;在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程中,充分考虑夜间照明、道路无障碍改造等适老化设计。
残疾人的生活也因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越过越精彩。我市建立了以社区为基础、康复机构为骨干、家庭为依托的康复体系,同时残疾人之家覆盖率、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覆盖率均达到100%。目前,全市5145名建档立卡残疾人全部脱贫。
而“金手指盲人按摩创业孵化”“西津渡创业就业孵化”“残疾人扶贫基地创业孵化”等品牌项目的兴起,则标志着残疾人就业水平显著提升。
家门口的文体“幸福圈”
结合自身发展实际打造的“文体圈”,已成“幸福圈”。
去年5月,总投资1.78亿元的健康路市民体育公园对外开放。一年来,体育公园接待上百万人次,成了市民休闲的乐园,健身的好去处,城市的新地标。
火了的健康路体育公园,还在不断升级。市体育局专门设计了征求意见表,问计于民,问需于民。今年8月,占地1080平方米、设置30张球台的现代化专业乒乓球馆建成,回应、满足了群众的需求。
目前,全市累计建成公园、广场、步道等各类健康场所300多个。由此形成的“10分钟体育健身圈”,不仅方便了周边群众休闲娱乐,更在城市里营造了“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的诗意栖居环境。
“排名跃升、城市升温,提升的本质就在于把事情办到了实处,给百姓带来了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谈沁磊表示,目前市发改委正牵头系统谋划“十四五”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聚焦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逝有所安、住有所居、弱有所扶、行有所畅、环境友好、优军服务保障、文体服务保障、公共安全保障等13个领域,进一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保障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本报记者 朱婕 本报通讯员 夏甜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