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兴市黄桥镇是一座承载红色记忆的千年文化古镇,也是名闻遐迩的现代琴韵新城。近年来,黄桥小学乡村学校少年宫因地制宜,以传承弘扬红色文化为主线,以“养成好习惯”为目标,先后开设红色文化宣讲、黄桥烧饼、“琴韵”“丁西林剧场”等34个特色社团,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项目,为农村学生优良品格塑造、艺术素养提升、健全人格形成带来了深远影响。
弘扬革命精神 传承红色基因
黄桥小学乡村学校少年宫充分发挥革命老区优势,以清明、“十一”等重要时间节点为契机,依托新四军黄桥战役纪念馆、黄桥公园等本地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小红星志愿讲解”活动,组织社团红色宣讲员为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提供讲解服务。同时,社团多次邀请老兵走进校园,开展“红色故事育新人”主题教育,为孩子们讲述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黄桥烧饼社团邀请经验丰富、技艺精湛的老师傅,传授烧饼制作技艺,传唱红色歌曲《黄桥烧饼歌》,让孩子们从中感悟军民鱼水情深和无私奉献的精神。2023年,该社团被评为“江苏省优秀红领巾小社团”。红色情景剧社团采用情景教学、舞蹈等形式,让《一棋定江淮》《一条毛毯的故事》《王二小》等情景剧再现舞台,深情演绎赢得了师生的广泛好评,厚植了孩子们爱祖国爱家乡爱英雄的情怀。
秉承地域优势 浓厚文化氛围
黄桥丰富的人文地域特色文化为少年宫社团的建设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使得地方文化与思政教育紧密融合。黄桥镇是全国最大的小提琴生产基地。黄桥小学乡村学校少年宫立足地域特色,成立“琴韵”社团,聘请中国乐器协会“行业工匠”徐小峰为琴韵社团辅导老师,定期组织学生参观小提琴制作工坊,感受小提琴制作工艺的精细复杂。社团开设包括小提琴、葫芦丝、二胡、吉他、陶笛等多种西洋、古典乐器在内的一批校本美育课程,并通过定期举办校园音乐会,参加“6.21国际乐器演奏日”活动,为热爱艺术的孩子们提供学习艺术、展示风采的舞台。黄桥小学“丁西林剧场”是江苏省中小学课程基地项目。“丁西林剧场”社团积极开发实施戏剧校本课程,定期举办“西林戏剧节”,将生活故事、生活情境在舞台上艺术化再现,让孩子们在戏剧体验中自我思考、自我创造、自我成长。
加强养成教育 打造德育品牌
德育,要贯穿到生活当中,努力使每一个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性和行为习惯,才能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黄桥小学乡村学校少年宫聚焦“阳光生活、快乐学习、和谐交往”三大习惯的培养,组织开展各类社团活动,促使学生将良好品德和习惯内化为自身的素养。“阳光驿站心理”社团开设系列心理辅导课程,培养孩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文明礼仪”社团以《八礼四仪养成教育读本》为抓手,通过模拟实践、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在互动中掌握基本礼仪规范。“和谐交往”社团致力于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社交环境,采用唱童谣、儿歌、演情景剧等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授交往小技巧,引导学生尊重和理解他人。多年来,黄桥小学一直致力于将养成教育贯穿少年宫社团活动的始终,是“全国养成教育示范学校”,其养成教育成果多次得到北师大全国养成教育总课题组的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