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宿迁 > 正文
沭阳陈圩村:党建引领绘就业兴村美“新画卷”
2021-05-31 09:07:00  来源:宿迁网  

宿迁网讯(记者 魏欢庆 通讯员 吕述谡 丁华明 倪亚琼)初夏时节,走进沭阳县钱集镇陈圩村,饱满的油菜荚压弯了枝头,黄蜀葵秧苗长势喜人,生姜苗正吐露新芽……一幅生机盎然、美丽和谐的乡村振兴画卷徐徐展开。

陈圩村是“十三五”省定经济薄弱村。曾经,基础弱、收入低、环境差是陈圩村的“标签”。近年来,在省政府办公厅的帮扶下,陈圩村凝聚起强大的内生动力,走出了一条强村富民美环境的新路子,连续两年被沭阳县委组织部评为四星级村居。

壮大集体经济是撬动乡村振兴的“杠杆”,也是改善民生的前提。

陈圩村党支部书记王永宏清晰地记得,2016年他刚上任时,村里每年的收入不到5000元,村部破旧不堪,连一间像样的办公室都没有。

“当时村集体的收入就是一片24亩小鱼塘的租金,除此之外没有任何收入来源。”王永宏说,2020年,陈圩村集体经济收入已达48万元,今年将突破50万元。5年时间,村集体经济收入从不到5000元增长到近50万元,陈圩村的秘诀是发展产业。

“现在村里有黄蜀葵、油菜和中药材三大产业。”王永宏介绍说,在镇里的统一部署下,从2019年开始,村集体流转了600亩土地,尝试黄蜀葵套种油菜,每亩地的收益在2000元左右。

王永宏说,黄蜀葵种植基地每年能为陈圩村增加11万多元的收入,不但鼓起了集体腰包,还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目前基地正常用工都在50人左右。“除了土地流转收入,农忙时过来帮帮忙,每年还能再赚12000多元。”在基地打工的村民申志扬脸上挂满笑容。

去年,村里又利用后方单位的扶贫资金,成功引进了江苏兆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村里流转了500亩土地种植中药材。王永宏算了一笔账:每亩地土地流转服务费150元,去年增收75000元;除此之外,企业每年还将25%的收入返还给村集体,每年又能增加15万元左右的收入。

“今年省政府办公厅又帮我们在村里新建了3亩高效农业大棚,另外还发展了30亩生姜,以后这些项目都会为村集体带来持续稳定的收入。”王永宏说。

除了后方的帮扶,陈圩村还通过自力更生、抢抓机遇为集体增收。公共空间治理工作开展以来,陈圩村累计收回各类土地458亩,公开发包后为村集体增收17万元。

项目多了,集体富了,群众的收入也跟着涨起来。“十三五”期间,陈圩村共有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166户,后方帮扶单位和陈圩村坚持将“不落一人”作为底线任务,为每个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都建立了脱贫计划,成功帮助他们摘掉了“穷帽子”。

腰包鼓了,干事创业有了动力,改善民生也有了底气。

“陈圩村变美了!”去年,省政府办公厅帮扶工作队队员再次来到陈圩村时,由衷地发出感慨。

在老党员王玉华看来,这几年陈圩村最大的变化,就是人居环境。从2019年开始,陈圩村依托特有的红色资源,全力打造红色旅游名片,一步步刷新了村庄“颜值”。

美化环境,陈圩村首先从清理违建抓起。之前村里很多群众都在房前屋后或者路边搭建了不少违章建筑,而且常年不清理打扫,不但占用了公共空间,还影响村容村貌。

党员带头,群众参与。陈圩村召开支部大会,动员家里有违章建筑的党员干部率先拆除。在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动下,原来一些有抵触情绪的群众也纷纷响应,主动配合拆除了违章建筑。

王永宏介绍说,仅2020年,村里就投入40万元用于整治人居环境,几乎是村集体一年的收入。这几年,陈圩村先后对革命大道、新四军路、十旅路、三师路等4条道路进行整治,清理道路两侧杂物并栽植了紫叶李、海棠树等绿化苗木,另外还清理疏浚了8条废弃沟渠。

陈圩村村庄入口处原来有一处废弃沟塘和夹滩地,经过改造变成了一座红军公园;在村部南侧的红色大道沿线,30多幅以革命战争为题材的墙体彩绘,重现了“红色老区”当年的战斗场景;六塘河北侧原来的一片废弃空地,现在成了六塘竹海,11万株井冈山翠竹枝繁叶茂,成了很多游人的打卡地……

漫步村庄,干净整洁的道路,畅通无阻的沟渠,随处可见的绿植,粉刷一新的墙壁,以及群众脸上洋溢的幸福笑容,似乎都在诉说着陈圩村的巨变。

责编:秦春凤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