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爷,今天感觉怎么样?感冒好点没?”“您今天体温正常,放松心情,在家好好休息。”……每天早上8点不到,南京市江宁区谷里街道双塘村的社区工作人员郑川就戴上口罩出门,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前往辖区重点监控人员家中,测量体温、开展心理疏导。
除夕当晚,正和家人一起吃团圆饭的郑川接到社区电话:“明天到岗,参加防疫工作。”疫情就是命令,郑川年初一早上到岗报到后,就和同事分片区逐户排查有无湖北籍来宁人员或近期前往过武汉等地的返程人员。晚上回家还要汇总各片区信息,建档立卡。
根据摸排,村里共有5户人家有武汉归宁人员或有过接触,需进行居家隔离观察。每日上门登记体温信息存在隐患,这项工作谁来负责?村里讨论人选时,郑川主动站了出来:“我是一名党员,年纪轻身体好,我上!”1993年出生的郑川曾是火箭军的一员,服兵役期间表现优异的他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2017年,郑川退役并加入基层工作队伍。
几天前,有一户隔离观察的老夫妻出现感冒、发烧症状。郑川第一时间上报,并联系送至附近定点医院检查。“老人岁数大了,身边没什么亲人,作为社区工作者,我就是他们的家人。”得知老人经济条件不好,郑川及时向村里反映,寻求政策补助。检查结果显示,老人患的只是普通感冒,简单治疗后就可以出院。老人红了眼眶连声夸赞:这个小伙子,热心肠!
令人欣慰的消息接连传来——村里有一家人与武汉归宁人员有过接触,经过集中隔离观察,没有任何不适症状,再过两天就可以回家。“戴上口罩,我就是一名‘战士’,有信心有决心,众志成城打赢这场防疫阻击战!”郑川说。
本报记者 王世停